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咦,爸爸去哪儿?唔,爸爸在这儿!

(2013-10-26 10:29:08)

咦,爸爸去哪儿?唔,爸爸在这儿!

黄俊
    

 

湖南卫视芒果台向来被奉为大陆娱乐“第一台”,《爸爸去哪儿》的横空出世,再次奠定了它的地位。
    

 

在首播的短短几个小时内,五个爸爸和孩子们的“囧途”经历创造了高收视率零差评的“口碑神话”,火速俘虏了微博、微信朋友圈和各大网站,芒果台更是破天荒安排了八次重播。这是年初《我是歌手》取得好成绩之后,韩国综艺模式在中国又一次成功的典范。豆瓣9.5的神级评分,不禁让人感叹,芒果台今年可算是圆满了!
    

 

这档“催促当代人结婚生子的正能量节目”改编自韩国MBC电视台的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以“生存体验”的形式,选取了代表萌主、韩范、公主、卡哇伊、爷们定位的五个娃,展示了明星爸爸和孩子在陌生环境下 “状况不断”的快乐相处。
    

 

参加节目的五组嘉宾分别是林志颖和儿子Kimi,田亮和女儿田雨橙,张亮和儿子天天,王岳伦和女儿王诗龄,郭涛和儿子石头。第一季共有12期节目,节目组设置了40个机位,派出百人摄制组进行了全天候无死角拍摄,生怕错过任何精彩的镜头。
    

 

这档子真人亲子秀的节目内容无限逼近生活,通过观看明星父亲的表现,电视机前的不少男同胞也在思考自身如何做一个好父亲,特别是有很多年轻爸爸,对照自己会开始自责和反省。
                   

 

镜头实录:岛城家庭围观《爸爸去哪儿》

我更像哪个爸爸,我想做哪个爸爸?
    

◎国企员工 70后徐爸爸(女儿8周岁):“蹲下来”做她的哥哥

通过《爸爸去哪儿》,徐爸爸从中看到了大陆和港台之间文化的差异。“我最喜欢看的是节目中那些孩子的真实表达,当然,林志颖算是个不错的爸爸哦! ”徐爸爸说,他更赞同林志颖采用的蹲下来的方式,反对田亮那种居高临下命令的态度。
    

 

“蹲下来”的方式,在徐爸爸那里,便是“降下身段”化身“哥哥”来和女儿沟通。
    

 

“像哥哥一样,与她商量、讨论,陪她玩闹,尽管会花时间,但我觉得是最好的方法。 ”徐爸爸说,他几乎从来不会去强求孩子学习,更多的是采取言传身教的方式去影响女儿。当然,爸爸的想法不对,女儿也可以随时地反驳,表达自己的看法。
    

 

晚上7点,当我正准备和徐爸爸网上聊天,他告诉我,此刻正是他和女儿的亲子阅读时间,9点以后才是属于他的私人时间。每天两小时的阅读习惯,是从女儿学会拼音那会养成的,尽管父女俩是各读各的节奏,但能够坚持这么一起坐下来静心阅读,也实属难得。“开始的时候还需要做记录,列表出来让她每天打勾,后来习惯成自然也就自觉了。”徐爸爸说,女儿的这个习惯也让他受益匪浅,以前他的阅读时间都很碎片化,如今倒可以坚持每天坐在桌子前看书了。
    

咦,爸爸去哪儿?唔,爸爸在这儿!

陈辉与女儿

 

 

◎事业单位 80后陈辉(女儿4岁):当个集小志和郭涛于一体的好爸爸
采访那天晚上,陈辉正在定海区工人文化馆楼下无聊地刷着微博等着女儿“下课”。自打女儿羽毛报名参加了舞蹈队,他和老婆就得经常接送。尽管他不太观看女儿练习,但回到家必定要用“笑脸加粉丝渴望状眼神”观看女儿的表演。
    

 

陈辉说,4岁的闺女迷上了《爸爸去哪儿》,边看边问一些好玩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还会有蜘蛛房?小石头住村长家了,那村长去哪住了等等。在羽毛的带领下,全家都进入了痴迷模式,在这之前,估计也只有“巧虎”系列节目有过如此高档次的待遇。
    

 

陈辉的业余生活,除了必要的应酬外,其余都全权交由女儿“负责”:每晚都要陪她散步,教她画画,睡前还要负责讲故事,每天的“夜生活”档期拍得都很满,算得上是典型的全程陪伴型父亲。陈辉的爱人说,结婚当初还感觉老公有些孩子气,想不到女儿出生后有了这么多改变。在她眼中,好爸爸,除了要有小志的耐心和细心,也要有郭涛这样爷们的“威慑力”,在这方面,陈辉基本是达标的。
    

 

“即使大家都说女儿要富养,但也不能太惯着她,有些原则性的问题必须要把握。”陈辉说,他基本都会和孩子讲道理,不过碰到女儿“很作”的时候,他也下过“狠手”——用湿毛巾打屁股。“每次羽毛挨打了以后,反而会和她爸爸更亲,估计小家伙也明白爸爸之所以打她的原因了。 ”陈辉爱人说。
    

咦,爸爸去哪儿?唔,爸爸在这儿!
张亚军与女儿


 

◎公务员 70后张亚军(女儿9岁):幼师、同事眼中的全陪爸爸
《爸爸去哪儿》是单位里几个女同事推荐给张亚军的,在嬉笑之余,他很有体会。因为爱人工作相对较忙,因此,女儿丹丹的学习生活基本都是他包干的。
    

 

女儿刚出生那几年,张亚军很瘦,同事们都纷纷关心和好奇奶爸的生活。“我记得他当时说,因为女儿从小就一定要抱着她跳舞才能睡着,因此,他每天晚上都跳舞到半夜的节奏,不瘦才奇怪。”张亚军的女同事回忆道,每次她一想到这样的场景就觉得又搞笑又温馨。
    

 

丹丹是定海区机关幼儿园毕业的,她的班主任张恋敏对丹丹爸爸的印象也非常深刻。除了平时的上下课接送,钢琴、舞蹈等兴趣班陪伴,家长会出席以及毕业时的舞台表演等,丹丹爸爸都很积极,只要是和女儿一起的互动他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积极参与。“所有和女儿成长有关的时刻,我都希望能陪伴她。 ”张亚军觉得自己也许并不是最会表达的父亲,但他想做个最能身体力行的爸爸。
    

咦,爸爸去哪儿?唔,爸爸在这儿!
沈斌与儿子


 

◎私营业主 70后沈斌(女儿10岁 儿子2周岁):觉得自己是从田亮到小志的成长
采访了好几组家庭,小志都是被膜拜的对象,沈斌家也不例外。
    

 

沈斌在广州茶叶市场做生意,一年除了回浙江、江西收茶叶之外,多数时间是耗在广州的。“算起来到女儿周岁,我就出现了四次。”因为当时事业处于起步期,对于女儿,沈斌有很多的愧疚,那时候所有关于养女儿的事,他一问三不知。“看到电视里田亮面对女儿哭闹束手无策,真的太有同感了。 ”沈斌说,当年过年,他老婆给他算了下,基本连10分钟都“驾驭”不了女儿。那个时候,他眼中的女儿就像是一部外星手机,完全无法掌控。现在,女儿长大了却和自己有种距离感,有时候看到别人家的父女亲昵,心里难免会有些小伤感。
    

 

如今,儿子的出世让他决心好好弥补一回。不仅是吃喝拉撒都抢着干,现在连儿子去早教班都是他带着去的,难怪女儿有时候都会“嫉妒”爸爸对弟弟的关爱。
                    

 

《爸爸去哪儿》哪里触动了你?
爸爸应该在这里
◎舟山亲子咨询师 俞银燕:
这是一个呼唤“父爱回归”的节目,让人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寓教于乐,整个节目都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有的人在节目中想起了爸爸,有的人比划着自己称不称职,有的人期待着将来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爸爸,每个人都从中看到了不同的层面。
    

 

从前几年创办早教中心开始,我能明显感觉到舟山“奶爸族”的崛起。他们绝大多数是80后,以独生子女一代为主,他们中的一些人自己尚未成熟,却已成了另一个小淘气的父亲。
    

 

据平时的互动和观察,越来越多的奶爸开始加入到亲子教育中,周末陪宝宝一起来园里做亲子互动的已不再是清一色的“妈妈淘”,园里举办的几届“音乐节”,奶爸们都兴趣盎然地携孩子组队参加演出,受到了宝宝和妈妈们的一致好评。
    

 

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父母在身边管束,没有父母对孩子进行亲子教育,孩子的情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现在有些孩子有不好的习性其实很多是大人教育的缺失引起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浙江海洋学院心理教育中心 丁芳盛:
“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赞美似乎将养儿育女变成了妈妈的专利,爸爸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则不知不觉地变成了“甩手掌柜”。事实上,爸爸在孩子成长道路上也至关重要,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他们不仅得想着为家庭提供物质保障,更要意识到参与孩子的成长理应是爸爸的人生必修课。
    

 

爸爸可以做些什么?
其一,扮演好父亲角色,帮助孩子性别认同。家长的行为会传递社会对孩子的性别期望,爸爸对孩子的社会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妈妈通常是温和、稳定的柔性形象,爸爸则是力量的象征,爸爸是妈妈之外的另一类典范,一个模仿的榜样。对男生来说,爸爸是男性角色示范,可以从中学习责任、勇敢和男子气概等。对女生来说,爸爸开启她们对异性的认知,没有和爸爸良好的互动,会有出现认知偏差的可能,严重影响到她们成年后与男性发展健康、成熟的关系。
    

 

其二,习惯与孩子相处和互动。孩子的自我概念、良好个性、能力发展、价值观形成,都有爸爸的责任。幼儿需要无条件地接纳和足够安全感,妈妈是一个极合适的人选;自学龄前期开始,爸爸的影响开始超过妈妈,爸爸以身作则,很自然地带孩子去探索世界,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强化孩子对外在世界的控制感。
    

 

其三,实现家庭教育的平衡。共同育儿是一项复杂工程,更要注意父母双方的默契,愉快合作。比如妈妈关心学习成绩,不良分数轻易引发她们的焦虑感,爸爸倾向理性,更愿意用活动来释放学习的压力。
    

 

其实,没有完美的爸爸,只有不断更好的教育。

咦,爸爸去哪儿?唔,爸爸在这儿!

链接:
他被“膜拜”是有道理的逆天的林爸,神一样的存在
    

 

如果你对林志颖的印象还停留在那首“十七岁那年的雨季”和电影“小旋风”的优质偶像,那你就彻底OUT了。
    

 

你可知当年那个娃娃脸的男神,如今已经成了身价百亿,集不老童颜、偶像明星、顶级赛车手、高科技宅男、成功企业家、超级奶爸和百亿身家于一身的神一样的存在。
    

 

除了为人熟知的艺人身份,“梦想家”林志颖在商界取得的成就更让人 “膜拜”——他拥有一家IT公司、数家分店的摄影工作室、网购公司、车行、赛车咨询公司、餐厅等众多产业。同时,他也是台湾地区身价最高的赛车手,光是代言费就高达7位数。
    

 

不说别的,他入会的HAC俱乐部(SCC超跑俱乐部的升级版)就足以令你震惊。该俱乐部入会门槛达100亿,成员多是身家上百亿的主,这足以瞬间秒杀像郭美美神马拼命晒富的“土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