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舟山小伙称雄国际声乐大赛  请记住他叫伍方泽

(2013-07-05 13:00:19)
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也许还记得那个外号叫“粽子”的RAP少年  
记者  黄辉亮
舟山小伙称雄国际声乐大赛 <wbr> <wbr>请记住他叫伍方泽
    6月26日,“@中国第四区舟山群岛”在新浪发了条微博:“舟山二中2008届毕业生伍方泽在意大利威尔第音乐学院攻读声乐硕士,于近日在Arquata scrivia每年一次的国际歌剧声乐比赛中,以超过95分的高分,获得了最年轻歌唱家和最佳男高音奖。他是参加本次国际大赛的唯一中国人。”
    微博频转,伍方泽进入新区视线。
                
    舟山小伙,扬威国际赛
    Arquata Scrivia国际歌剧声乐大赛,每年6月在意大利举行,今年是第九届。
    大赛不限年龄、国籍,吸引了来自俄罗斯、意大利、韩国、乌克兰、立陶宛等各国高手,伍方泽是参加这次大赛的唯一中国人。
    伍方泽,去年9月考入意大利威尔第音乐学院。其间,他曾观摩过加尔达湖声乐大赛、皮尔琴察歌剧大赛,让他遗憾的是这些比赛没有中国人的身影。今年,闻听第九届Arquata Scrivia国际歌剧声乐大赛举行,伍方泽便报了名。
    初赛很激烈。上台前,伍方泽紧张得浑身发抖,“作为这个国际舞台上唯一的中国人,我不想丢脸。 ”没想到一亮嗓,便以高分冲进决赛。次日决赛,出场按姓氏字母排列,伍方泽最后一个出场。一曲唱罢,喜讯降临——荣膺最年轻歌唱家和最佳男高音奖,并应邀签约10月威尔第音乐季。

    
舟山小伙称雄国际声乐大赛 <wbr> <wbr>请记住他叫伍方泽
                  (图二:皮儿蒙特大区领导为伍方泽颁奖)
    绰号粽子,中学组乐队
    伍方泽从小就喜欢唱歌。
    但在伍方泽的爸妈眼里,唱歌与主课学习好并不是同一回事。小学三年级时,伍方泽参加学校的鼓号队,音乐老师发现他节奏感很好,希望他能去青少年宫学音乐,伍妈一口回绝。
    所爱得不到支持,学习成绩又不好,当时的伍方泽很迷茫。初中3年,他留给定海五中同学的印象是那个外号叫“粽子”的Rap少年(伍方泽读音似粽子品牌五芳斋)。
    磕磕绊绊进入舟山二中,爱上摇滚乐的他卖了游戏机买了吉他,组了一支乐队。从舟山二中到长城花园地下车库的排练房,每次都要坐37路公交车,于是,“37路”就成了他的第一支乐队的名字。
舟山小伙称雄国际声乐大赛 <wbr> <wbr>请记住他叫伍方泽
                       (图注:在米兰的小公寓练吉他)

    兵行险招,璞玉遇慧眼
    高二时,他遇上了伯乐。
    那时,伍方泽参加学校十佳歌手比赛,声乐老师张焱觉得伍方泽是个好苗子,坚持让他学声乐。得知他的父母不同意,便一遍遍地往他家打电话。软磨硬泡后,伍方泽终于名正言顺地学音乐了。
    距离高考只有1年,而他零基础。伍方泽收起所有顽劣,恶补。
    教他的张焱老师半是惋惜半是赞叹,“你的声音高而清脆,条件浑然天成,是一块玉,可外面的石头还没剥掉。”
    参加艺考,临时变道的伍方泽与那些童子功的考生不能比基本功。怎么办?兵行险招。张焱为伍方泽选了《弄臣》里的选段《女人善变》——一首全是高音的曲目,“目的就一个,让评委知道我的声音条件。”
    伍方泽成了!艺考的那帮“老爷子”慧眼识璞玉,他考入了湖州师范声乐专业。

    心中有梦,青春不虚度
    伍方泽是幸运的。在大学,他又遇到了一位伯乐——导师刘天华。
    刘天华怕他荒废了好条件,常常把他叫到自己的琴房,给他听古典音乐,带他去各地观摩各种音乐会和比赛。
    通过刘天华的介绍,伍方泽拜师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张仁清。每周五,伍方泽早上5时起床,坐第一班车去上海,再坐1小时的地铁赶到张仁清家。上完小课再赶回学校,一天有8个小时在车上。
    因为起步晚,伍方泽自觉要补的东西太多。他的大学生活,没有花前月下,没有DOTA,只有没日没夜的学习。那时的他,只有一个梦——成为一名歌剧演员。
    大三,伍方泽在湖州师院的音乐厅开了一场名为“致梦想”独唱音乐会,他特意邀请妈妈到场。一阵阵掌声中,伍妈妈终于明白,儿子的梦想很简单,很真实。
    舟山小伙称雄国际声乐大赛 <wbr> <wbr>请记住他叫伍方泽
                     (图注:“致梦想”独唱音乐会)
           
    再赴险局,进阶威尔第
    大三的那个暑假,恩师张焱又一次改变了伍方泽的命运。
    张焱将伍方泽引荐给留美归来的陈野。陈野见面就直截了当地说:“要学精学透,一定要出去,去欧洲! 
    说服父母后,伍方泽着手准备签证,毕业2个月后拿到了考试签证,飞往意大利。
    伍方泽参加的是威尔第音乐学院国际生考试,声乐专业只招4名,却有来自世界各国的近80名考生。其中有60名来自韩国(韩国人的声乐水平非常高,常常夺得国际大奖),个个都大有来头——首尔大学声乐系、汉江大学歌剧系等——有不少已在米兰备考数年,竞争堪称惨烈。
    签证时间只有180天,考不上他就要回国待业了。
    威尔第音乐学院初试考语言,语言通不过,就OUT了。伍方泽了解到韩国学生普遍语言较差,再次兵行险招——其他人在家埋头苦读,他每天去公园找老人聊天或者在楼下的bar里买杯咖啡,听人聊天。这招颇为有效,让他顺利通过了初试和复试。最后的声乐专业考试,其他考生多唱两首咏叹调,有的只唱了一句就被叫停,伍方泽却噼里啪啦连唱3首。下场后他才发现,礼服里面的衬衫全部湿透。
    第二天放榜,伍方泽排名第四,其他3名都是韩国人,年纪最小的34岁。

    
舟山小伙称雄国际声乐大赛 <wbr> <wbr>请记住他叫伍方泽    
          (图注:在米兰斯卡拉大剧院观摩歌剧“麦克白”     
    终极理想,亮嗓斯卡拉
    威尔第音乐学院分3个校区,均在意大利北部,分别是米兰总校、科莫和都灵分校。
    伍方泽在距离米兰30余公里的科莫就读,每天坐小火车去上课。每天的学习结束后,学生们便聚在学校的小花园里聊天;上指挥课的教授,一直用尊称和学生说话;学校是由一个个小古堡组成的,琴房不多,天蒙蒙亮时,琴房门口就排起了国内大学食堂才会见到的长队。
    在威尔第音乐学院,他又和意大利同学组起了一支乐队。
    对他而言,在意大利最带劲的是学习歌剧。每当伍方泽唱起几百年前作曲家们的咏叹调时,他觉得自己的身体成了一件乐器,成为真实的音乐的一部分,他感到无上光荣。伍方泽说,硕士毕业后他打算考歌剧院,“终极理想——5年内在斯卡拉开一场独唱音乐会。”
    
    相关链接
    意大利威尔第音乐学院成立于1808年,是意大利最大的音乐教学与研究机构,是“艺术与音乐高级教学系统(即AFAM)”的一部分,在欧洲和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名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