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同愿·同行·和天下
【作者】庄列毅
【日期】2012.12.07
【版次】4
【版名】主题
【栏目】融身观音文化节
http://172.28.11.8:8080/was40/document?ColumnName=%E5%9B%BE%E5%83%8F&MultiNo=1&channelid=15538&record=36&&channelid=15538
http://172.28.11.8:8080/was40/document?ColumnName=%E5%9B%BE%E5%83%8F&MultiNo=2&channelid=15538&record=36&&channelid=15538
http://172.28.11.8:8080/was40/document?ColumnName=%E5%9B%BE%E5%83%8F&MultiNo=3&channelid=15538&record=36&&channelid=15538
夜晚的灯光亮起来,朱家尖慈航广场二期——“布达拉宫”在灯影里如海市蜃楼般影影绰绰,飘渺在山海之间。
“布达拉宫”下方,便是第十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同愿·同行·和天下》大型音诗画的舞台,舞台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错落有致。每片花瓣中间都嵌有电子显示屏,不停地展现着或海天浩渺或彤云万里或沧海桑田的景象。那如歌如诗大型画卷就这样徐徐打开了——《同愿·同行·和天下》。
宗教在世人的眼里总带着点神秘感。但是佛教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它崇尚的含蓄、和善早已融入世俗的审美。不仅如此,它还有一种让人安宁、安定的力量:其实原本我们真正需要的就不用太多。
音乐缓缓响起,海浪涌动的声音,海鸟欢叫的声音夹杂其中。莲花花瓣中间的电子显示屏中出现风起浪涌的大海……一行字幕缓缓出现:愿家庭得和乐同修众和同行;愿社会多和睦齐建构得繁荣;愿中华祈一心盛世行;愿世界共和平同向善;同愿同行和天下。
此时,一束灯光射来,一人古僧装扮,背负行装,缓步走来,身边的画面风起云涌,也许那是慧锷法师。千年之前,他的足迹成就了这座小山的名声,也起源了一段文化传播的佳话。虽然说,佛法总是教人不要执着,但也许它指的是对名利的刻意索取,而真正对梦想的坚持和奉献,是任何文化都无法抗拒的。
清静悠远,晨钟暮鼓的声音在耳边缭绕,电子屏上显示出两扇朱漆大门,那也许是寺院的山门,也许是我们的心门……“嘎吱、嘎吱”声中,大门被缓缓推开,僧人们从门里鱼贯而出,双手合十,共同吟诵起“大悲咒”,这声音肃穆浑厚,划破夜空。此时,“布达拉宫”的灯光一处处亮起,每个阳台,每个窗口,都出现一位僧人。寓意观音文化在普陀山上从无到有,从疏渐密,至和谐盛世。
身着缁衣的居士们和青年演员们,手捧着小小的莲花灯围绕着舞台周围,像从天上降下来的星星围绕在身边,陪伴我们度过寒冷和孤寂。这是智慧的光、希望的光、友谊的光、和谐的光。缘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世上绝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切都在运动和发展着。但只要我们有一颗渴望真、善、美的心,有着向往获得智慧与真理的追求,我们便有了同样愿望,吉祥的愿望总会指引我们前行。
来自台湾的歌手苏有朋深情款款地唱起《珍惜》。所有的一切都要求我们学会珍惜。
莲花是观音文化重要的物化符号,因为它芬芳、洁净、柔软、可爱。因此莲花便承担了佛教的象征使命。对佛门而言,莲花是极高贵、神圣之物。在极富禅韵的音乐声中,普陀山佛教协会女信众们,身着闪闪的舞衣,展示“千手观音”,男演员们则在舞台的中心表演区域,环绕女信众,身披莲花,每人手持一片巨大的莲花叶,时而拼成千手千眼的意象观音,时而拼成朵朵莲花……
看着光明的灯火,看着那莲花盛开,我们真心祈愿:愿培植善心,发乎善行,人心和善。愿亲情稳固,爱心充满,家庭和乐。愿真诚沟通,平等互助,人际和顺。愿各得其所,相安互敬,社会和睦。愿彼此欣赏,尊重包容,文明和谐。愿将心比心,化怨为友,世界和平。这个世界是因为我们美丽才会美丽;这个世界是因为我们付出不懈努力才显得更美丽。
云朵、刀郎的高音让整个晚会现场热闹起来。
我们心心相印,手手相握,薪火相传。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传递的力量和意义。我们把手印打上去,手掌上的纹路是我们思索的迹象,在我们传达和解读过程中,也许有一天,那远行迷路的灵魂突然间找到了回家的路,回到我们心房。
当拥有天籁之音的朱哲琴歌声响起的时候,四周围的一切似乎又安静了,安静地让我们去听听自己心灵的呢喃。
此时,莲花灯亮起,周围一片光明。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星星点点、闪烁的莲花灯,是我们的心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