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介绍你认识舟山的珍奇鸟类

(2012-08-31 18:30:48)
标签:

珍奇鸟类

舟山

旅游

介绍你认识舟山的珍奇鸟类
记者:庄列毅;黄俊

    除了18只“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五峙山列岛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里还有12000余只其他种类的珍贵鸟类。
    那么,舟山群岛上到底还栖息和繁衍着多少奇珍异鸟?它们都有怎样的习性和特征?
    记者从农林部门了解到,列入我市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共有22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3种,省重点保护鸟类22种。
                        国家Ⅰ级保护鸟类
1.东方白鹳:冬候鸟型
    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总共有2500~3000只。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每年3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高大乔木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3~5枚,白色,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约30天。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黑鹳:冬候鸟型
    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千克;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多种颜色。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有沿用旧巢的习性。繁殖期为每年的4~7月,营巢于偏僻和人类干扰小的地方。这种鸟类虽然分布很广,但数量却十分稀少。
3.白天鹅:在鸟岛的缓冲区越冬
    学名大天鹅,别名黄嘴天鹅,全球易危物种。白天鹅喜欢集群营巢,有固定的配偶,实行一夫一妻制,一旦配对后永不分离。除夏季外,其他季节均能产卵繁殖,年产20多只。在繁殖期,雌鹅产卵,雄鹅负责守卫。经公母天鹅轮流孵化,35天后幼鸟破壳而出,三四个月龄时毛色逐渐转变成白色,6个月龄后具有与成年天鹅一样的体形和体重了。如今在五峙山鸟岛发现12只。
                         国家Ⅱ级保护鸟类
1.斑嘴鹈鹕:夏候鸟型
    斑嘴鹈鹕属鸟纲、鹈形目、鹈鹕科。又名“淘河”、“塘鹅”、“卷羽鹈鹕”。栖息于沿海海岸、江河、湖泊和沼泽地带,以鱼类等为食,也吃蛙、甲壳类、蜥蜴、蛇等。斑嘴鹈鹕曾经在我国长江下游和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较为常见,目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黄嘴白鹭:夏候鸟型
    是鹳形目鹭科的鸟类,中型涉禽。为候鸟,栖息于海岸峭壁树丛、潮间带、盐田以及内陆的树林、河岸、稻田,以鱼、虾和蛙等为食,有结群营巢、修建旧巢和与池鹭、夜鹭、牛背鹭混群共域繁殖的习性。
    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表明,黄嘴白鹭分布区域窄狭,数量减少,目前已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在我国亦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二类保护动物。在国外被称之为 “唐白鹭”,五峙山鸟岛上有700余只。
3.黑脸琵鹭:冬候鸟型
    台湾称黑面琵鹭,又称饭匙鸟、琵琶嘴鹭。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态优雅,又被称为“黑面天使”;属鹳形目、朱鹭科、琵鹭亚科,琵鹭亚科族群全世界共六种,其中以黑面琵鹭数量最为稀少,属全球濒危物种类别之一。当黑面琵鹭在每年10月至翌年2月过冬时,东南亚观鸟者会到处观测其过冬状况并统计数目。黑面琵鹭主要活跃于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五峙山鸟岛上有4只。
4.小天鹅:冬候鸟型
    小天鹅,身长约110厘米,体重4~7千克,雌鸟略小。体羽洁白,头部稍带棕黄色。颈部和嘴均比大天鹅稍短。它与大天鹅在体形上非常相似,同样是长长的脖颈,纯白的羽毛,黑色的脚和蹼,身体也只是稍稍小一些,颈部和嘴比大天鹅略短,两者很难分辩。最容易区分它们的方法是比较嘴基部的黄颜色的大小,大天鹅嘴基的黄色延伸到鼻孔以下,而小天鹅黄色仅限于嘴基的两侧,沿嘴缘不延伸到鼻孔以下。它的头顶至颈部常略沾有棕黄色,虹膜为棕色,嘴端为黑色,脚黑色。它的鸣声清脆,有似“叩叩”的哨声,而不像大天鹅的像喇叭一样的叫声。
5.角䴙䴘:冬候鸟
    中等体形,身长约33厘米,体态紧实,略具冠羽。清晰的橙黄色过眼纹及冠羽与黑色头成对比并延伸过颈,角背,前颈及两胁深栗色,头显略大而平,嘴不上翘,偏白色的嘴尖有别于所有其他䴙䴘但体形较小。虹膜为红色,眼圈白;嘴为黑色,嘴端偏白;脚为黑蓝或灰色。非繁殖期寂静无声。叫起来颤音二重唱似小䴙䴘但鼻音较重,也发粗哑而多喉音的叫声。如今在五峙山鸟岛发现100只左右。
6.红翅绿鸠:留鸟型
    红翅绿鸠是一种中型鸟类,体长28~33厘米,体重200~340克。红翅绿鸠为留鸟,仅有少部分迁徙。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有时也见于林缘耕地。常成小群或单独活动,主要以山樱桃、草莓等浆果为食。
7.鸢:留鸟型
8.苍鹰:冬候鸟型
9.赤腹鹰:夏候鸟型
10.雀鹰:冬候鸟型
11.松雀鹰:旅鸟型
12.白尾鹞:冬候鸟型
13.鹊鹞:冬候鸟型
14.鹗(东南亚种):留鸟型
15.灰背隼:冬候鸟型
16.红脚隼:旅鸟型
17.红隼(普通亚种):留鸟型
18.灰鹤:冬候鸟型
19.小杓鹬:旅鸟型
20.鸳鸯:冬候鸟型
21.草鸮:留鸟型
22.雕鸮:留鸟型
23.长耳鸮:冬候鸟型
                        省重点保护鸟类
1.黑尾鸥:留鸟型
    黑尾鸥全长约47厘米,头、颈至胸部以下皆为白色,背部及翼上整体暗灰色,腰及尾羽白色,尾羽末端具宽大的黑色次端斑,嘴、脚黄色,嘴尖红色,具黑色环带。冬季头至颈部有褐色斑点。主要栖息于近海岛屿和岩石裸露的海滨以及内陆海域。以鱼虾、螺蚌为食;也常尾随船只,取食废弃食物。繁殖期为每年5~7月,在悬崖岩石上或草丛间筑巢。巢为碗状,十分简陋,每窝产卵2~4枚。在山东和福建沿海一带繁殖,越冬于华南、华东沿海和台湾,偶见于内陆的云南,五峙山鸟岛上有4000余只。
2.中白鹭:夏候鸟型
    中白鹭,鹳形目鹭科。全身羽毛纯白;体长约68厘米;繁殖期胸和背均具蓑羽;脚和趾黑色;冬季无蓑羽,嘴黄色。栖息于开阔河谷、盆地的坝区地带,在田坝、河流浅滩、沼泽湿地中觅食小鱼、虾、蛙类及昆虫。中国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云南、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华南各省,偶尔往北到河南北部、北京和甘肃兰州,五峙山鸟岛上有1000余只。
3.黑嘴鸥:冬候鸟型
    黑嘴鸥是鸥科鸥属的鸟类。全长约35厘米。头和上颈黑色,眼下白色小斑,背、肩及腰淡青灰色,下颈、胸及腹白色,尾亦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棕黄色,爪黑褐色。栖息于滩涂、港湾及湖泊沼泽地。在碱蓬滩地面上用枯碱蓬筑皿状巢,每窝产卵多为3枚。主要以鱼、虾、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为食,冬季常见在船只云集的码头捡食掉入海面的鱼及食物。水质污染及巢卵被破坏是影响黑嘴鸥繁殖的主要因素。
4.黑脚信天翁:夏候鸟型
5.大白鹭:夏候鸟型
6.白鹭:留鸟型
7.夜鹭:留鸟型
8.四声杜鹃:夏候鸟型
9.大杜鹃:夏候鸟型
10.三宝鸟:夏候鸟型戴胜:留鸟型
11.斑啄木鸟:留鸟
12.虎纹伯劳:夏候鸟型
13.牛头伯劳:冬候鸟型
14.红尾伯劳(普通亚种):夏候鸟型
15.棕背伯劳:留鸟型
16.灰背伯劳:夏候鸟型
17.黑枕黄鹂:夏候鸟型
18.松鸦:留鸟型
19.红嘴蓝鹊:留鸟型
20.灰喜鹊:留鸟型
21.喜鹊:留鸟型
22.赤带:夏候鸟型
                   鸟岛“岛主”提供的额外名录
    另外,据五峙山鸟岛管委会负责人王忠德介绍,如今在鸟岛上还发现了几种我市农林部门没有记录在名录里的鸟类。
    蛎鹬(12只):常见于温带至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区。中型涉禽,体粗短,身长40~50厘米。腿粗,深绯红色。翼长而尖。嘴长而扁,楔形,橙红色。羽色由黑、白花至全黑色。主要以软体动物如牡蛎、蛤和贻贝为食。蛎鹬在地面营巢,产2~4枚卵于沙中。蛎鹬是萨尔瓦多和爱尔兰的国鸟,人们又称之为海喜鹊。蛎鹬有1属11种,我国只有其中一种。
    蓝矶鸫(2只):鹟科,矶鸫属。中等体形、身长约23厘米。会发出恬静的呱呱叫声及粗喘的高叫声,以及短促甜美的笛音鸣声。分布广泛,为留鸟及候鸟,见于欧亚大陆、中国、菲律宾、东南亚、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及婆罗洲。
    黑枕黄鸥(10只)。
    燕鸥(6000余只)。

——摘自2012年8月31日《望潮周刊》3版

 

 

介绍你认识舟山的珍奇鸟类     白天鹅

介绍你认识舟山的珍奇鸟类      斑嘴鹈鹕


介绍你认识舟山的珍奇鸟类    东方白鹳

介绍你认识舟山的珍奇鸟类       黑鹳

介绍你认识舟山的珍奇鸟类    黑脸琵鹭


介绍你认识舟山的珍奇鸟类    黑尾鸥

介绍你认识舟山的珍奇鸟类    黑嘴鸥


介绍你认识舟山的珍奇鸟类   红翅绿鸠


介绍你认识舟山的珍奇鸟类    角䴙䴘


介绍你认识舟山的珍奇鸟类    小天鹅

介绍你认识舟山的珍奇鸟类    中白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