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史随笔《八十农民上井冈》刊2022年7月29日《江西日报》副刊版

(2022-08-01 06:45:52)
标签:

历史

情感

图片

文化

分类: 文史随笔
文史随笔《八十农民上井冈》刊2022年7月29日《江西日报》副刊版

                         八十农民上井冈

 

    “万安县委一月间曾和我们在遂川开过一次联席会议,大半年被白色势力隔断,九月红军游击到万安,才又接一次头。有八十个革命农民跟随到井冈山,组织万安赤卫队。”

                  ——摘选自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卷史书,静默无声。

悄然揭开,便是一片弥漫的硝烟,继而是满天的璀璨。庄严的苍穹,布满呐喊的星光,再往下是摇曳的灌木丛,还有一条奔腾的赣江。

脚步匆匆,甚至有些杂乱,但向前的姿势刚毅而坚定。

这是一群跨过河流的农民,他们走在羊肠小道上,走过崎岖山路间,走向高高的井冈山,最终走进了中国革命史,化为史书里丰厚的记忆。

    

                         


  一九二八年初,万安这座赣江边的小城,不断掀起革命的巨浪。

前不久,在省委特派员曾天宇和县委书记张世熙的领导下,万安农军连续三次攻打县—都没有取得胜利。然而,成千上万的农民依然双眼喷火、斗志昂扬。据守井冈山的毛泽东高瞻远瞩,在得知万安暴动的消息后,主动写信给万安县委,表示愿意鼎力支持。万安县委接信后,几位主要负责人就着微弱的煤油灯,反复商量。次日郑重回信,建议井冈山红军以攻占邻县遂川作为声援为最佳方案。

一月五日,毛泽东亲率井冈山工农革命军突袭遂川。一时间,枪声大作,火光冲天,击溃了重重黑幕。井冈山红军占领遂川县城后,敲山震虎,万安守城敌军顿时如惊恐之鸟,坐立不安。万安农军抓住时机,分四路纵队,从四个城门围攻县城。强大的攻势,震天的喊声,吓破了守敌之胆,敌军纷纷弃城,乘船逃往赣州。九日,鲜艳的红旗终于插上了高高的城墙,迎风露出胜利的微笑。十一日,几万群众云集城郊的东湖洲,宣告成立万安县苏维埃政府。这是江西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新政权的诞生,犹如黎明前一个新生儿响亮的啼哭,刺破了沉沉的黑夜,在大地上回荡。

万安暴动的铁拳,打得国民党政府晕头转向。接着,疯狂地派出两个主力团,分别从永新、吉安方向围攻万安,万安党组织率领农军迎头反击。可是敌军来势汹汹,万安农军只能化整为零,分散到偏远的山乡、江边坚持游击战争,将革命的火种撒到大山的深处、种到群众的心田。
      
                               
   
  九月,已经恢复各级党组织的万安,不畏强敌,毅然决定再次举行暴动,时间定在十四日,也就是农历的八月初一。

一开始,隐蔽在县靖卫团的游必安,找到了同在靖卫团的朱渭生,两人商议,觉得此次暴动,必须取得井冈山红军的支持。于是,两人决定联名向井冈山上的工农红军写信,请求派红军部队前来指导和协助。果然,在农历八月底,陈毅率领第二十八团第三营,迅速来到罗塘乡,接应万安再次暴动。

当时康克清还叫康桂秀,天天带领一帮妇女或帮着贴标语、或站岗放哨、或替松炮找土硝,是个革命积极的先进分子。然而,白色恐怖的岁月,老百姓的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更何况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养父罗奇圭很担心,欲早为她寻个归宿,也就包办代替起来,偷偷地收了人家彩礼。向来颇有主见的桂秀知道后,坚决不依,便被养父锁在屋里,不准外出。恰在此刻,陈毅来到了罗塘湾。罗奇圭作为乡农协会主席,又是共产党员,忙得前脚打后脚。桂秀不管三七二十一,拔了门闩,直往外跑。一听说村里来了红军,又忙叫上张良、朱挺兰等女伴,一同到祠堂里为红军队伍煮饭、烧水。

       天刚亮,陈毅就带上部队赶往赣江边上的蛤蟆渡,隐蔽在树林里,等待县城里发出的信号。陈毅曾与万安县委约定,红军到达后先鸣枪为号,城里听到枪声,应立即响应发出信号。陈毅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命令一个排的士兵向着天空放枪,但等了许久,对面的县城毫无动静。陈毅再次命令开枪。密集的枪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战士们是对着赣江打的,子弹穿过水面,在江里溅起一道道浪花。但对岸依然没有传出暴动的信号。“怎么回事?”陈毅望着对岸,心里起了疑问。 
  事后才知道,因计划泄密,暴动无法进行。本来地下党顺利地控制了靖卫团的部分兵力,参加起义的农军也已集中待命。上午11时左右,靖卫团团长钟毓秀的勤务员或许临场胆怯,暗藏的手枪不幸暴露。钟毓秀见勤务兵神态慌张,与平时大不相同,有意大喝一声。勤务兵双手颤抖,坦白说:“我受朱渭生的密令,要杀了你”。钟立即派人去抓朱渭生,从朱的身上搜出了暴动计划。再次暴动由此流产。 
  陈毅见状,不想贸然渡河,只好带着红军返回罗塘湾。此刻,县城里的敌军依旧慌乱,居然弃城狂逃。尚未暴露的地下党员、做了靖卫团中队长的游必安,叫上靖卫团里另一名地下党员许拔芳,迅速赶到监狱,将牢门劈开,放出了被敌人关押的八十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返回罗塘后,当晚,陈毅召集万安县委和罗塘区委的党团员开会,分析革命形势,鼓励大家不畏牺牲、革命到底,并动员大家报名参加红军。许拔芳也从县城赶来罗塘,向陈毅报告了城里面的情况。陈毅认为鉴于目前万安的状况,大家应当接受毛泽东的提议,立即向井冈山靠拢。

第二天凌晨,陈毅率领红军离开罗塘向井冈山挺进。跟着队伍走的万安农军战士有一百多人。他们都决心上山当红军,其中就有十七岁的康桂秀。她还动员了遭受欺压的童养媳张良(张庚秀)、罗恒秀(罗尚德)、刘桂秀、朱挺兰、郭头秀(郭来英)、赖发秀等六个女伴。

    从罗塘到井冈山,要经过遂川,如今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但当时却是一段艰难的行军,伏兵处处,危机四伏。部队一路行,一路不停地遭遇到敌人的阻击。枪林弹雨中,有枪的开枪反击,没枪的只能卧倒隐藏。遂川的敌军人多势众,子弹呼啸、炸弹横飞,战斗中又有几名战士英勇捐躯!

  真是九死一生,但万安的农军没有被吓倒,反而帮着红军运送弹药,包扎伤员。陈毅安慰几位女同志说:“你们不必向前,要躲在我们的身后”。康桂秀毫不惧色,拍着胸脯大声回道:“不怕,怕就不来当红军了。”陈毅很高兴,挥起手枪,指挥部队灵活应战。由于战斗激烈,有的同志在途中被打散了,最后来到井冈山的万安农民有康桂秀、张良、游必安等八十人。

103日,在朱德的亲自安排下,上山的万安农民组编成万安赤卫队,游必安任大队长。在会上,朱德说:“万安的同志吃了苦,受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牺牲了好多同志。这次红军去游击,救出了一部分同志,今后还要去救出更多的同志。”

后来,赤卫队又编入红四军,许多农军战士逐渐成为部队骨干。 

一年后,康桂秀与朱德结为伉俪,改名为康克清。经过革命的考验和洗礼,康克清最终成长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刘光万先后担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红一军团总部特务队政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等职,长征时不幸牺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