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印度群岛

标签:
历史军事 |
分类: 历史与地理 |
http://baike.baidu.com/view/76578.htm
http://s2/mw690/002G1Onogy6LJCNe4zD51&690
西印度群岛(West Indians)是北美洲的岛群,位于大西洋及其属海墨西哥湾、加勒比海之间,北隔佛罗里达海峡与美国 佛罗里达半岛相望,东南邻近委内瑞拉北岸,从西端的古巴岛到委内瑞拉北海岸的阿鲁巴岛,呈自西向东突出的弧形,伸延4700多公里。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
西印度群岛原为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故乡。从15世纪末叶开始,相继沦为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丹麦和美国的殖民地。长期殖民统治,印第安人几被赶尽杀绝,从非洲贩运来的黑人及其后裔成为该区主要的劳动力,黑白混血种人形成了新的民族。19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古巴3国先后获得名义上的独立。二战后,又有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巴巴多斯、巴哈马、格林纳达、多米尼加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安提瓜和巴布达,圣基茨和尼维斯等10国先后宣布独立。但是,至今仍有10个地区尚处在英、美、法、荷等殖民者控制之下。
西印度群岛共有居民3000多万人,为拉丁美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但人口分布不均,多集中在大城市和避风港附近。种族构成复杂,黑种人和混血种人约占60%,白种人和亚洲人分别占35%和5%左右,古巴和波多黎各以白种人为多(占70%以上),海地和巴巴多斯黑人占90%,巴哈马、牙买加、格林纳达等国,也多为黑人。其余多以黑白混血种人为主。在13国中,古巴人口最多,已超千万,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海地次之,特克斯群岛和凯科斯群岛人口最少,两群岛共有居民6000人左右。巴巴多斯人口密度最大,平均每平方公里578人,殖民主义者长期统治的结果,使西印度群岛各国、各地区经济大都以农业为主,外国农业公司占有大量土地并雇工种植单一的经济作物。在已独立的国家中,单一经济状况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经济畸形发展,人民生活低下,如独立最早的国家海地现仍属世界41个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农作物以甘蔗种植为主,香蕉,咖啡、可可、烟草等次之,粮食不能自给。长期以来,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与出口构成各岛国的经济基础,其中古巴是人均产糖和出口最多的国家。群岛各国工业不达,以铝土、石油等采矿业为主,其次有镍、铜和铁等开采与冶炼业,且多为外国资本控制;轻工业中制糖等食品工业较重要。
群岛地处南、北美洲之间,大西洋经巴拿马运河通太平洋的海上必经之地,交通和战略地位重要。海、空港众多,海、空联系便捷,主要港口有哈瓦那、圣地亚哥、金斯敦、圣多明各、太子港、圣胡安、西班牙港和威廉斯塔德等。近年来,旅游业有了较大发展,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在一些小的岛国中,旅游业收入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
西印度群岛地区包括从佛罗里达半岛尖端穿过加勒比海延伸到南美洲北岸的一切岛屿。这里有23个政治实体,其中有些很小。西印度群岛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来源于4个因素的结合,一个是地理因素,其他3个是历史因素。地理特点是岛屿性,3个历史主题是殖民主义、甘蔗种植和奴隶制。
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屿,其大小范围从面积110,861平方公里(42,804平方哩)、居民超过1,000万的古巴,到格瑞那丁群岛和维尔京群岛中渺小的、无人居住的岩石小岛等,各不相同。这些岛屿散落独处,再加上其中多数面积狭小,为西印度群岛招致了一段殖民主义以及外来势力占统治地位、各岛沦为属地的漫长历史。在17和18世纪,西班牙、英国、荷兰和丹麦之间对西印度群岛的领土瓜分,给本地区带来了恶性循环的战斗;殖民领地在战争时期被攻占,然后又通过和约进行交换,助长了帝国列强的地缘政治野心。各岛之间的往来联系一向淡薄,因为各个殖民强国都力图同各自的殖民地保持占统治地位的关系。岛间出现联系,也基本上局限在属于同一欧洲语族的岛屿(通常都有相同的殖民隶属关系)。
西印度群岛位于南美洲北面,为大西洋及其属海加勒比海与墨西哥湾之间有一大片岛屿,它是拉丁美洲的一部分。把这些岛群冠以“西印度”名称,实际上是来自哥伦布的错误观念。1492年当哥伦布最初来到这里时,误认为是到了东方印度附近的岛屿,并把这里的居民称做印第安人。后来人们才发现它位于西半球,因此便称它为西印度群岛。由于习惯上的原因,这一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