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怀则止、遇会则藏之一——四会,六祖寺位于广东省肇庆四会市紧邻贞山风景区。
进山门的路,对于在山里的寺院,不算大。如进去,一踏进停车场,寺院的气势可见一斑,建筑颇新,背倚贞山,巍峨、磅礴。
之前从未在平地上能看到寺院主殿成“1”字排开的景像,抑或山势逐渐走高的原因。其实寺院的主体建筑布局都以主殿中轴线成1字形式排开,前后贯连,从山门(或天王殿)、大雄宝殿、一直延伸至藏经楼(或藏书馆),可分为三进、五进、七进,最高规格为七进。以前住寺院从未注意这样的布局,直到在四祖寺水陆法会期间一次供天仪轨摆放供品桌子时,听人说起,这才注意倒。一般寺院偏殿建筑群有:有客堂、钟楼、鼓楼、伽蓝殿、罗汉堂、念佛堂、还有地藏殿等等一些供奉菩萨的殿堂。
一进山门
二进天王殿
三进大雄宝殿
金身塑像的六祖惠能端坐于六祖殿内中央,慈祥可亲可敬,庇佑一方的人们!
寺院两旁的地域宽广,路边种植树木长青,放生池内池水长流,鱼儿雀跃,不停在水下迂回穿越;假山上的鸟儿欢唱、来回穿梭,在时空中翱翔。
长长的走廊,连接殿与殿之间,既能作为通道,又有避雨的效果,两全其美!曾经在哪里见过?抑或祖师道场的风范,道风承传,一脉相承,有点滴相同、相通。唯一不同是建筑色彩采用白色的墙体,绿色德瓦当,红色的柱子,更彰显六祖惠能大师的过人之处,和不凡的人格魅力!
信步走上台阶,在左侧走廊,碰见来时遇见的尼师。比丘尼那样的慈善眉眼,她视力极强,一眼看到我,笑呵呵地。我向比丘尼告别,说要走了。她和蔼温和问道:“吃过午饭吗?”回答:还没呢?她挽留着:“已经快午饭时间,吃了饭再走!”我很想问她师父上下,话到了嘴边,还是咽回去了!知道了又如何?其实我很想告诉尼师,本打算在此住上一晚,只是时间太少,后程还有韶关,况且火车票已经买好了。最最主要的是火车是一早的,而且在肇庆上车。没能住上六祖寺是我这次来广东最大的遗憾!当时已经体会万分!
有时候,人与人相遇缘分很奇妙!早上一直没等到班车,等看见尼师,一会儿车子就来了。回程也如此。与尼师碰面之后,下到山门外,一辆公交车开进来,驶进停车场。不过,没直接上车,而是对面的白塔(毗卢塔或祖师塔),耀眼醒目在前。
这时候,放下身后的背包,双手合掌,绕塔三匝。无声胜有声。象征祖师传承的宗门心法如后人心中的宝塔一样永久、永恒!
塔院区域很大,在寺院的外围。
再次回到停车场,车子还未到。踱步进入素菜馆,原先以为是法物流通处。曾经在五祖寺素食馆的时候,听闻五祖寺特地派人去六祖寺素菜馆学做素菜呢。看气派,果然不一样!不知食味如何,我没坐下来吃个午饭再走,心里害怕耽搁回肇庆的车。此时此刻,所谓既来之则安之的之人,心想:大概只属于时间空余的人。
如此这般田园风光,还是令人向往的!
昨晚住在龙江宾馆。起早在车站旁吃了早饭。一直候在车站,车子一来没来,后来上车才知道,早上车子出毛病了,耽误了一个多小时。车子没来就去四会大道转了转。回程一下车,见一尼师模样的人,在等候车子。上前一问还真是去六祖寺的,心中暗喜,有同路人。她很高兴地回答着我,然后问我,是不是去打内观参的,我回答不是的,她看看我,有点惊讶!说实在的,凭我的普通话在广东那边,一听,还是能闻出点地方味的,一口江南味且很不标准的普通话,对于说着标准的普通话的尼师,有种微微异样:不是此地人,来寺院又不是参学的?那是?僧格决定着人格,定然不会多问一句无关的话,可敬的尼师!
从怀集到四会,价格50元。在冷坑镇上的车,与原先新兴到怀集一样的车辆,比一般的车子较新,估计价格也贵些。汽车行驶在国道上,望着窗外群山起舞,不觉心中怅然。长达百里公路上全是青山障目,层峦叠嶂,树冠葱绿,换想之在中国北方的话,那山会是光秃秃的。可就是这,也会寻思,富裕之地的香港也是山区,境遇可大不一样了!
汽车一直行驶着,窗外,还是那山!巨大山峰,一座又一座,沉思中,恍然中有一细微闪烁,此地正是适合六祖当年隐居避难之处。千年之前,崇山峻岭之中茂密的森林,足以给动物们以天然的屏障和保护,但也是猎人们出没的场所和最佳的去处。那之后呢?
【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宣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六祖坛经中提及六祖惠能十五载的隐居生活,只区区用了五十六个汉字,六祖弟子法海把六祖惠能大师生平中弘法利生的典故详尽道来,作为传法典籍的承传发扬光大至今……
汽车朝着四会方向而去,经过3、4小时之后,最终停在四会汽车站。出了汽车站已是黄昏时分,接着乘公交去龙城,一是今晚住在龙城,二是去龙城火车代售点,买了后天去韶关的火车票。四会龙城,因为有去六祖寺直达的公交车,票价2元。去贞山的车辆较多,到贞山宾馆下车,从贞山宾馆走到六祖寺大约需要走20分钟路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