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情感 |
分类: 杂谈 |
生活感悟20200315
最近看了一期许知远对话许倬云的视频,其中一段话印象深刻。许倬云说: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的地位最小,影响最短是人,比人长的是政治,比政治长的是经济,比经济长的是社会,时段最长的是文化,更长的是自然。
先说一下许倬云是谁?不要高大上的介绍,他是王力宏奶奶的兄弟。许倬云的这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倍受启发。时段最长的是文化。文化这种东西是神圣的,小到一个人,再到一个家,到了国家层面,就是文化自信。
在这一期对话里,许知远问了许倬云很多高大上的问题,比如:如果一个人不甘心,他要怎么应对这个时代?他的力量又这么微薄,他该怎么应对这样的一个潮流呢?怎样去获得自身的那种价值和意义?许倬云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找归宿,找理想境界。我的感受可以用张文宏医生的一句话来概括:他讲的每一个汉字我都能听明白,但是我不会知道是什么意思。即便返回去仔细品味了几次,也依然是这样。
因为时段最长的是文化,所以我理解找归宿的归宿二字,似乎可以理解成找一个人自己的文化。文化又体现在很多方面,通俗的词语其实就是这个人的风格。生活上,要有自己的风格,工作上,也要有自己的风格。然而人又不是孤立于社会存在的,因此,生活和工作都不可以只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除了要有自己的想法,也要求能够与周围的人合作,但是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风格的本质就是保护自己延承下来的其他人没有的宝贵的东西,做有益于长远的事情。
然而我们也总是在生活中不断矛盾着,所以可能为什么许倬云面对许知远的问题,回答说找归宿,找理想境界。他也说,我们要想办法,拿全世界人类曾经走过的路,都要算是我走过的路之一。作为一位历史学家,或许这句话才是他真正想说的。许知远的问题或许本没有解答。历史的轮迹不会中断,会一直延续,只是会用不同的形式去延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不能改变的,努力去改变能改变的,然后心中时刻提醒自己那个风格的本质,做好我们自己文化的延续,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20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