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我和妮儿的成长心路 |
今天带孩子去郊野公园滑冰,她说:“妈妈,PCX夏天的时候都已经学到100以内的加减法了。”我问到:“你怎么知道?”答:“最近幼儿园老师在教我们计算了,PCX自己说的。”我说:“你觉得自己落后了吗?”答:“没有啊,因为我现在也会了。”…..
看来,所有的小朋友们都在往前赶。就在前一段,我还在犹豫要不要现在就开始100以内的加减,但是看到孩子接受的还可以,所以才进行开来。现在看来,自己并不算超前,但是这种节,奏让我不禁有些打寒颤。
所以趁今天还在放假,孩子还在午睡的时候,写一篇并不专业的小文梳理总结一下自己在孩子学前数学学习中的经验与教训,也可以让自己定一定心。
一、学前数学学习,学什么
我们不是数学专业出身,更不是学前教育专家,也没有把孩子送进辅导机构。所以在学什么的问题上,我们借助了包括《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儿童怎样学习数学》这样的参考书。从自己的经验看,孩子从4岁左右开始练习一些思维逻辑训练题目,主要是为了开拓思维;到目前幼小衔接,逐步进入计算、数字关系和应用理解的练习。总结起来,学前数学的学习(当然还没有结束),她经历了从思维练习到计算,再到思维练习的阶段,而后一阶段的思维练习与前一阶段思维练习不同的地方在于,后一阶段更加注重数字关系的理解和应用题的解决。可以说,一开始的思维练习更多的是思维游戏,而现在则更多的是利用数学概念去解决问题。
二、学前数学学习,如何学
在孩子学前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学是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优化的问题,虽然现在进入了一个比较好的良性循环,但过往是汗水中掺杂着泪水,冷暖自知。万事开头难,我们的经验也是在不断试错中积累起来。总结起来,我们的经验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尊重规律,精心选题,步步为营。
现在市面上的练习册真的不敢说有哪一个是完全适合学前孩子的。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试错,包括摩比、邦辰小红花、日本幼儿教育实验研究所以及现在在做的何秋光等等,很多。这个试错的过程,让我们总结出了尊重规律,精心选题的经验教训。例如打基础的加减法计算练习,很多练习册在没有充分让孩子练熟正向加减的时候,就进入了反向加减的练习,这种就不太符合孩子的规律,有些拔苗助长。所以家长一定要有个筛选,从孩子目前已有的基础和正在进行的内容为出发点,找配套的有针对性的题目去练习。
学前的孩子的数学启蒙尤其需要步步为营。一开始,我们也走了弯路,因为孩子的数学能力比较好,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很多问题我们觉得简单的,就让她自己去做,很多时候她都能作对。但是一次偶然的发现,让我后悔莫及,我无意中让她说了说自己做一道题目的思路,结果发现,虽然她做对了,但是她的思路是错的。这让我意识到,不论一个小朋友的数学能力有多好,都要让她养成步步为营的思考习惯。即便是再简单的题目,也要如此。退阶,没什么坏处,即使是你在给孩子讲解题目的过程中,也要始终牢记这个理念。有很多东西不是一下子就能真正学透的,甚至需要不断的重复,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但看起来慢反而是快,千万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可以说,在学前以及上学后的学习之路上,一定是没有轻松顺利可言的,不积跬步,你所看到的千里都是假象罢了。
三、学前数学学习,应该达到什么程度
这个也是我还在思考的问题。妮儿现在已经进入到100以内的加减了,目前正在数字关系和应用问题的解答上努力,目标是明确的,但是道路是艰辛的,因为日拱一卒考验的是每个家长的耐心和信心。正所谓“三十三天天外天,白云里面住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我们都是凡人,却总有着神仙的梦想。但每个孩子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怎么去不断打牢你孩子的基础才是每个家长应该认真去做的。因为当你的孩子进入到不同阶段的时候,你需要做的是不同的,所以应该达到一个什么程度也没有定论可言。即便你的孩子走的快一点,你也要注意她的基本功是不是已经牢固,比如妮儿在书写的准确性上还有待努力,经常是算对了写错了,这个就是她需要在准确性上进一步提升达到的一种程度。所以,程度一定是个相对的概念,家长要事实求是。
以上是现阶段陪伴孩子数学学习的一点小总结,更多的体会是道阻且长,行方能至。
20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