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中的“慢工”和“细活”

(2019-05-08 17:07:30)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和妮儿的成长心路

五一假期,妮儿回了一趟安徽老家。妮儿的伯伯是位活泼开朗的司机,虽然没有受过太高的教育,但却是一位善于寓教于乐的高手,他可以让妮儿从停车场的移动地桩上学习到“等距离”和“分割”的概念,在老古董“风扇车”前切身体会到风扇车的工作原理。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我想到了肖盾的一句话:“复利的本质是时间,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实际上是一种极其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让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持久忍耐,忍耐的时间足够长,自然形成一种天赋。”这也让我意识到,我目前对妮儿的启蒙,抽象的东西偏多,具体的东西偏少,灌输的较多,唤起兴趣的时候较少。

100年前,桑代克的猫的实验让心理学家提出了著名的行为学习理论:如果我们想要培养一只会开箱子的小猫,那么我们就给他一个封闭的环境、食物的刺激,只要小猫做错就会受到惩罚,做对就能得到吃的。用惩罚+鼓励的方式,强化对象,直到儿童呈现出我们想要的“学习”行为。反观自己的教育方式,似乎在无意识中已经步入了桑代克的猫的实验模式。100多年过去了,如果说这个实验对于当时的学习行为具有指导意义,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可能得反思一下,做什么样的启蒙,才能让孩子更适应现在以及未来世界的发展。

吴军有一本书叫《具体生活》,书里告诉了我们一个理念:生活是具体的。具体生活,需要脚踏实地,需要慢慢体会。面对一个5岁的孩子,唤起她对知识的兴趣或许比她学到了什么更重要。就像有一句话说的“你如何去远方,可能比远方更重要。”而唤起兴趣的最佳方式,就是将所有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抛弃急功近利的想法和诉求,静下心来去“慢”,去专注,作为家长,更需要善于做“细活”,做“有心人”。

生活是具体,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教育也应是具体的,是无痕的。

2019.5.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