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十老翁扮作儿童----老莱子娱彩悦亲的故事

(2025-11-03 19:04:37)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孝老爱亲

老莱子

戏彩娱亲

分类: 南阳民俗
七十老翁•扮作儿童----
老莱子娱彩悦亲的故事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品行的基石,更是每个家庭文明和睦的纽带。元代郭居敬编纂的儒家伦理经典《二十四孝》,通过二十四个古代孝子故事传播传统孝道观念。孝老爱亲,不只是履行儿女对父母的关爱,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晋代语“孝子当立,而后家国兴起”。至孝可感天动地,对父母的关心和尊重,使其思想意志、情感和尊严,生活得更加幸福、健康。七十老翁扮作儿童----老莱子娱彩悦亲的故事

        敬老爱幼、孝老爱亲是和谐家庭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召唤。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历代老课本以及有关文献中关于老莱子敬老爱亲的故事,感受传统孝亲文化的精神魅力。七十老翁扮作儿童----老莱子娱彩悦亲的故事

        清末出版的初等小学堂国文教科书第二册第九课,课文题目是“老莱子”。课文内容为:“老莱子,性至孝。年七十,作婴儿戏。身着五色之衣,弄雏于亲侧,欲亲之喜。”课文使用文言文记述,语言精炼,较易理。课文上面以插图形式勾画出老莱子,七十岁穿上五彩斑斓彩衣扮作婴儿起舞,手持拨浪鼓嬉戏,或逗弄鸟雀取悦双亲,甚至故意跌倒模仿小儿啼哭,以此消除父母对其年老的忧虑。七十老翁扮作儿童----老莱子娱彩悦亲的故事

        同样是清末出版的初等小学堂国文课本第四册第一课,课文题目是“老莱子”。课文内容为:“老莱子,性至孝。年七十,著五色衣,作小儿戏,以悦其亲。”课文仍然以文言文记述,语言通俗易懂,记述老莱子穿彩衣,扮作小儿,取悦双亲。课文上面仍然配以插图,勾画出老莱子穿彩衣在父母面前扮演小儿郎,作出各种滑稽幽默动作姿势取悦双亲。七十老翁扮作儿童----老莱子娱彩悦亲的故事

        老莱子彩衣娱亲故事,出自西汉刘向《列女传》,《艺文类聚》《初学记》亦称“莱子斑衣”。明代《幼学琼林》记“戏彩娱亲,老莱子之孝”,元代《二十四孝》将其收录,唐代孟浩然诗句“须著老莱衣”即典出于此。讲述春秋时期楚国隐士老莱子七十岁时穿五彩衣模仿孩童姿态逗乐父母的故事,后成为孝亲典故。七十老翁扮作儿童----老莱子娱彩悦亲的故事

        文献记载,老莱子(约公元前599年一约公元前479年),春秋晚期思想家,道家人物。楚国人(湖北荆门),出生于楚康王时期,卒于楚惠王时期,著书立说,传授门徒,宣扬道家思想。和老子与孔子一个时期。著有十六篇学术著作,阐述道的玄奥哲理。晋代皇甫谧撰著《高士记》记载:老莱子为躲避战乱,从河南迁来湖北,隐居在荆门蒙山东北,后人称老莱山庄。老莱子垦荒耕作,侍奉双亲。楚王闻其贤,特登门礼聘,老莱子不肯入朝,而后隐居。七十老翁扮作儿童----老莱子娱彩悦亲的故事

        老莱子是发端于春秋时期的道派的一位创始人。”老莱子以“孝”、“隐”着称于世,为我国二十四孝之首。作为春秋晚期的思想家,以“言道家之用”奠定了我国天道伦理观的哲学基础,对我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爱老孝亲故事世代流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