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畏凌寒清雅淡泊----老课本记述艺菊之花绚烂夺目

(2025-10-28 19:11:49)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艺菊

花中隐士

老课本

分类: 南阳民俗
          不畏凌寒•清雅淡泊----
    老课本记述艺菊之花绚烂夺目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首《菊花》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佳作。此诗先描述秋菊之多、花开之盛仿佛陶渊明家,以及诗人专注地看花时悠闲的情态。紧接着作者写出独特的爱菊理由,那就是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全诗构思新颖自然,笔法巧妙,语言淡雅朴素,饶有韵味,历代学子皆赏爱读背。不畏凌寒清雅淡泊----老课本记述艺菊之花绚烂夺目

         菊是秋的魂,秋是菊的韵。秋风送爽,菊花盛开。菊花不与百花相争,独自怒放于秋风扫落叶之后,清雅淡泊,不畏霜寒。古人眼中的菊花到底是一幅什么美丽的色彩?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老课本中有关菊花和艺菊等课文内容,感受此花盛开后百花凋谢,不畏严寒的花中最美形象。不畏凌寒清雅淡泊----老课本记述艺菊之花绚烂夺目

        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版的初等小学常识课本第二册第七课,课文题目是“菊花”。课文内容为:“菊花瓣儿颜色黄,如爪如丝細又长;不怕风,不怕雨,更不怕秋霜。”课文语言浅显易懂,以歌谣形式描绘出菊花的色泽金黄,花形如爪如丝又细又长,菊花的特性就是不畏严寒,不怕风霜雪雨,凌寒独放的高雅品质。不畏凌寒清雅淡泊----老课本记述艺菊之花绚烂夺目

        大自然中,花儿好看,离不开园丁的辛勤管护,菊花依然。我国菊花种类繁多,现有菊花品种有三千多个。能够参加菊展和艺术欣赏价值较高的菊花,都需要进行人工养护和精心培植。如何进行艺菊呢?清末出版的初等小学堂国文教科书第六册第十一課,课文题目是“艺菊”。不畏凌寒清雅淡泊----老课本记述艺菊之花绚烂夺目

        课文内容为:“菊之种类最多,四時皆有之。然以秋日开花者为贵。菊之形,与他花异,花瓣丛,其数恒以百計。菊之生長最易,摘其莖插土中,无不活者。然欲得美花,则培养宜谨。艺菊之法,当花萎之后,刈去其莖,使根埋土中,以避霜雪,别治新畦,多加肥料。及春,根自生芽,移植肥土,每株相间尺许。叶际所生之枝,悉摘去之,使养液集于一茎。至夏,茁长渐高,扶以细竹,不令倾折。则秋时开花,美而且大。白者如雪,黄者如金,或如玉,或如锦秀,绚烂夺目。”课文使用文白相间语言记述,易于理解。不畏凌寒清雅淡泊----老课本记述艺菊之花绚烂夺目

        课文所说发“艺菊”是指通过人为牵引、绑扎、修剪和使用其他艺术手法,或是利用蒿作砧木、菊花作接穗,通过嫁接,再辅以绑扎、修剪等过程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菊花造型,可用于园林景区与公园、城市广场等处。课文记述艺菊方法。即,菊萌发新芽时,需移植至肥土中,保持一尺左右株距。春夏养护时需摘除多余枝干,用竹竿固定以防倾倒,秋季即可开花,花色洁白如雪或金黄绚烂,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花园里,篱笆旁,五彩缤纷的菊花盛开,吸引着无数人观赏。赏菊让人们在大自然的美丽中感受到生命的坚韧和希望。不畏凌寒清雅淡泊----老课本记述艺菊之花绚烂夺目

        我国自古以来,菊花与梅、兰、竹并列,被称为“四君子”,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历史上喜爱菊花的文人雅士不胜枚举,如陶渊明独爱菊花,赞誉为花中隐士。文艺大家写菊、赞菊、画菊、唱菊等,以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赞颂菊之傲骨之气。人们在欣赏美丽的菊花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品味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不畏凌寒清雅淡泊----老课本记述艺菊之花绚烂夺目

         菊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还象征着长寿。特别是重阳节作为敬老感恩的节日,与长辈一起赏菊喝菊花酒,不仅能加深亲人间的感情,还能传递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此外,菊花生命力旺盛,不畏严寒,养护容易,适合家庭养护,象征着生命的顽强持久和傲骨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