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课早完自得至乐----从强征到主动送交公粮看民心所向

(2025-07-29 19:56:51)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征粮纳税

交公粮

民心所向

分类: 皇粮国税
          国课早完•自得至乐----
从强征到主动送交公粮看民心所向
        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朱熹晚年为训示家族子弟而创作的《朱子家训》云:“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讲述家中气氛温馨融洽,日常生活宁静安好。即便衣食时有不足,幸福之感仍萦绕心间;朝廷钱粮款当及时缴清,哪怕缴后囊中羞涩,亦能心满意足,坦荡无忧。征粮纳税是历代重要课税,是国家运转的基石。因此民众俗称“国课、皇粮国税”。 官府为了及时完成征粮纳税,会采取各种强制措施,甚至依律治罪等。因此,朱熹重点强调要早早完纳,避免公差威逼打骂,影响正常生产生活。国课早完自得至乐----从强征到主动送交公粮看民心所向

        “国课”或“皇粮国税”是指以粮食代缴农业赋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直到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我国农业赋税制度的初步形成。自此之后就成了历代农民必须履行义务。朝代更迭,国运更替,唯有农民时时刻刻、年年岁岁都要为上缴钱粮操辛勤劳作。国课早完自得至乐----从强征到主动送交公粮看民心所向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有关文献史料中完纳税粮内容,解读历代普遍重视劝民及时完税,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措施。国课早完自得至乐----从强征到主动送交公粮看民心所向

         民初出版的《七言杂字》关于征粮纳税篇记述为:“立下杆子算分明,方写地契交地价。 粮有石斗升合勺,抄撮圭粟粒忽加。军田更名纳颗儿,民粮要把银子纳。两钱分厘不可缺,分外又把火耗加。粟稻存来立刻完,近日衙门官事杂。银买麦谷又买马,行差坐差易换加。事情年年尽需有,无有一年肯饶咱。劝农早把国课纳,免得公差催逼骂。说的尽是俗语话,但当用時字不差。”杂字以七言为句,通俗易懂,合辙押韵。记述缴纳钱粮的过程和早早纳钱粮,免得公差催逼骂。课文上方配有插图,画图描绘出一农民肩抗粮食进城纳粮问路时场面。国课早完自得至乐----从强征到主动送交公粮看民心所向

           边区人民过上好日子,主动交送粮食,民众俗称上交“公粮”。1942年出版的初等小学国文第四册第六十三课,课文题目是“送公粮”。课文内容为:“新米饭,黄又黄,爸爸赶驴送公粮。我们的时光过得好,都是公家领导强。吃水不忘掏井人,送上公粮也应当。”课文以歌谣形式记述,易读易记。课文配有插图,画图采用以实写意技法勾画出课文中的“我”的爸爸,赶着毛驴驮着刚刚收获的新米送交公粮场面。课文特别强调,民众之所以过上好日子,全靠公家领导的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掏井人,送上公粮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国课早完自得至乐----从强征到主动送交公粮看民心所向

        1946年出版的初等小学国文课本第五册第二十四课,课文题目是“送公粮”。课文内容为:“新米饭,黄又黄,收了新米交公粮。我们生活过得好,都是政府领导强。解放军,在前方,为老百姓來打仗,交些公粮理应当。”该课文整体韵味和上一篇相似。但该篇内容以画图记述粮食丰收后,民众高高兴兴地送粮给前线御敌的解放军战士食用。正是解放军保护人民幸福生活,因此上交些公粮支持抗敌,也是必须完成的事情。在解放战争中,人民群众用小车推着粮食等给养推到前线,为赢得全国解放做出极大贡献。国课早完自得至乐----从强征到主动送交公粮看民心所向

        农民俗称的皇粮、公粮后来改为农业税。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的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取消农业税后,国家采取多项政策支持农业发展,如各种补贴,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民众幸福感、自豪感越来越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