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翻开皇粮国税博物馆收藏的老课本---解锁百年前的夏日“瓜果密码”

(2025-07-21 20:06:53)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夏天瓜果

美味盛宴

南都晨报

分类: 南阳民俗
  翻开皇粮国税博物馆收藏的老课本----
        解锁百年前的夏日“瓜果密码”
稿件来源:南都晨报*南阳网本报记者 王渊博 文/图
        炎炎夏日,各类瓜果纷纷上市,它们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慷慨馈赠,是这个季节最甜蜜的语言,每一口都充满了夏日的清凉与甘甜。翻开皇粮国税博物馆收藏的老课本---解锁百年前的夏日“瓜果密码”

        在夏天里,前人可以品享那些瓜果呢?日前,记者走访皇粮国税博物馆,在泛黄的老课本中发现了一组珍贵文献,这些清末民初的教材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百年前的“夏季饮食图谱”。皇粮国税博物馆馆长谢总喆详细解读这些老课本,为我们解锁隐藏其中的穿越时空的“瓜果密码”。
从田间到餐桌的“瓜果记忆”
       翻开皇粮国税博物馆收藏的老课本---解锁百年前的夏日“瓜果密码”

 在皇粮国税博物馆收藏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等小学常识课本第四册中,一篇名为《夏天的瓜果》的课文堪称“民国瓜果图谱”。这篇课文以白描手法勾勒出西瓜的浑圆、丝瓜的细长、黄瓜的翠绿、枇杷的橙黄、杨梅的嫣红、蜜桃的粉白……谢总喆指着课文中的插图向记者介绍:“这些插图运用写实技法,西瓜纹路的走向、桃子绒毛的质感清晰可见,既是自然教育的教具,也是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翻开皇粮国税博物馆收藏的老课本---解锁百年前的夏日“瓜果密码”

        一篇名为《好吃的瓜》的课文,用白话童谣般的语言写道:“西瓜汁水多,吃了解口渴。南瓜滋味甜,可以煮熟吃。把丝瓜等煮熟以后,当做菜蔬吃滋味都很好。”这种食物特性与烹饪方法相结合的课文编写方式,让读者得以窥见藏在饮食中的智慧。课文下方配套的插图有西瓜、丝瓜、冬瓜、南瓜等,直观、形象,便于学生辨识、学习。翻开皇粮国税博物馆收藏的老课本---解锁百年前的夏日“瓜果密码”

        清末国文课本中一篇名为《西瓜》的课文则展现了关于西瓜的农事观察:“西瓜春时种之,茎蔓生花,黄色,瓜形浑圆,熟时大者重可十余斤。盛暑之日剖而食其瓤,汁多味甜。瓜中有子,炒熟之,可去壳而食其仁。”短短几十个字,涵盖了西瓜的植物学特征、物候特点和食用场景。谢总喆说:“这篇课文里说的西瓜,与北方传统的‘沙瓤瓜’品种特征完全吻合,可见当时农业栽培技术已相当成熟。”
隐藏在瓜果里的“农耕智慧”
        翻开皇粮国税博物馆收藏的老课本---解锁百年前的夏日“瓜果密码”

在这些老课本里,关于水果的记述更有生活情趣。《可爱的果树》讲述:“春天开花的果树很多,像梅杏、李、桃、樱桃、梨等。梅花开得最早,大都是五瓣,有红有白。杏花很像梅花。梨花色白,有长的花梗,和杏树相同……”课文下方配有彩色插图,以写实技法勾画出各种水果的形态,栩栩如生。特别是享有“夏季第一果”美誉的樱桃,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在绿叶的映衬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小巧玲珑的樱桃,圆润可爱,轻轻咬上一口,酸甜的汁水瞬间润泽口腔,令人回味无穷。翻开皇粮国税博物馆收藏的老课本---解锁百年前的夏日“瓜果密码”

        在1905年出版的国文课本里,一篇名为《枇杷树》的课文写道:“枇杷树,叶大花小,结果累累,生时色青,其味酸;熟时色黄,其味甜。”插图中,饱满的枇杷果簇拥在枝头,果柄处还特意绘制了未脱落的花萼。谢总喆介绍:“前人的观察细致入微,连果实成熟时的花萼状态都准确记录,这种科学精神与生活观察的结合,正是传统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翻开皇粮国税博物馆收藏的老课本---解锁百年前的夏日“瓜果密码”

        皇粮国税博物馆这场“老课本中的瓜果盛宴”,不仅是一次历史文献的展示,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从文章的精炼记载到插图的生动呈现,从营养功效到文化隐喻,老课本中的瓜果记忆如同一扇窗,让我们窥见农耕文明的智慧,启发我们重新审视自然与饮食的关系。谢总喆说:“读懂这些泛黄的书页,或许就能找到让夏日更清甜的答案。”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