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舞花间•相映成趣----
花蝴蝶是采花使者
春暖花开,百花艳丽。蝴蝶宛如灵动的精灵,在繁花似锦间翩翩起舞,与娇花嫩蕊相映成趣。“蝶恋花”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现出蝴蝶独特的风姿与神韵。“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圣杜甫用时时、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将春深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表现出诗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蝴蝶作为一种美丽而神秘的昆虫,在多种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寓意和文化象征意义。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老课本中有关蝴蝶的课文内容,解读前人对蝴蝶是如何认知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初级国语读本第二册、第十八课,课文题目是“蝴蝶” 。课文内容为:“黄蝴蝶,花裹飛;白蝴蝶,
花裹飛;一双双,一對對,飛去又飛回,飛東又飛西
。蝴蝶呀!你們為着什么事?你們还是要找誰?”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记述花丛中一对对、一双双色彩斑斓,上下、左右翻飞的蝴蝶,多姿多彩、翩翩起舞。课文以拟人疑问形式反问蝴蝶为什么在花间飞舞?这也为小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其实,蝴蝶在飞行和繁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花蜜正是它们获取这些能量的重要途径。蝴蝶的口器特别适合吸食花蜜,而花朵中丰富的花蜜资源为它们提供了必要的能量和营养。
花朵鲜艳的颜色和芳香的气味是吸引蝴蝶的两大法宝。蝴蝶的幼虫是小虫子,花朵是不喜欢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是初小國語教科書第六冊、第八课,记述了花朵喜爱蝴蝶,蝴蝶也喜爱美丽而且散发香气的花朵,如玫瑰花。课文以拟人手法描绘出玫瑰花和蝴蝶的幼虫、蝴蝶对话。玫瑰花对小虫子說:你這丑陋的東西,吃我的葉子,誰願意和你談話。小毛虫听了玫瑰的話,心里很烦闷。十幾天小毛虫的身體變生出兩對彩色的翅膀,嘴和脚都變得很纤细細,鼓動了翅膀飛上飛下,活泼可爱。。。。。。“蝴蝶呀快來,我有甜的蜜給你。”玫瑰花在枝头上瞧见道:“美麗的蝴蝶呀!快來,我有的花蜜給你。。。。”桑葉向蝴蝶說:“你現在變得好了,他們都愛你了!”
大自然中,红、黄两种颜色能够迅速吸引蝴蝶的注意。同时,花朵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如芳香物质,能够在远距离内吸引蝴蝶前来探访。这种视觉与嗅觉的双重吸引,使得蝴蝶对花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花丛为蝴蝶提供了相对安全的栖息地,有助于它们躲避天敌的捕食。此外,花朵的叶片也是一些蝴蝶幼虫的食物来源,为它们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蝴蝶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携带一些花粉成为传播的媒介。这对于花的受精结实以及维持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蝴蝶喜欢花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食物来源、视觉与嗅觉吸引、繁殖与栖息地、生态平衡的传播者以及其他生存需求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蝴蝶对花朵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依赖。蝶恋花,花引蝶,花蝶呼应构成一幅和谐乐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