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脍炙人口----
鼓词《白毛女》受到民众喜爱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这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歌剧《白毛女》唱句,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能哼唱上几句。《白毛女》作为我国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为后世的民族新歌剧创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堪称我国舞台艺术的经典之作。白毛女故事也影响几代人,该故事也被其他各种艺术形式演绎,其中鼓词《白毛女》便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形式。
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一九四八年太行新华书店出版发行的《白毛女》鼓词,感受主人公喜儿的命运。
鼓词一般指以鼓、板击节说唱的曲艺形式。鼓词的名称,起源于明代,清代初年以后,鼓词艺术在北方得以兴盛。北方鼓词主要流行于河北、河南、山东、辽宁以及北京、天津等地。由于鼓词长于叙事宣讲,因此,在解放区生产生活中的这种的鼓词一经推出,便受到民众好评和欢迎。该鼓词《白毛女》作者为老民,共八回,每一回皆以对偶句叙述主题。如,第一回“年底躲賬喜兒盼爹爹”传统鼓词皆是开篇以四句诗引入正题。如,诗曰:“四千多年奴隶制,不知多少人。”紧接着便是说书人常用大俗话讲述:“这几句白話,看來好像平淡無味,要是细细的想來,的確是很有经验的实话。列位聽書的乡亲们,你想咱中國自古及今哪一朝代不是。。。。。。这正是鼓板引起了千古恨,想起来竟這不千痛傷心。咱不讲三皇五帝有道主,也不说夏桀殷纣混账君。
该鼓词讲述,解放前的华北农村,贫苦佃农杨白劳早年丧妻,膝下一女名喜儿,相依度日;邻居王大婶及其子王大春常给杨家父女多方照顾,两家融洽和睦。喜儿和大春相处日久,情投意合,两老商定秋后为他俩完婚。恶霸地主黄世仁欲霸占年轻貌美的喜儿,遂与管家穆仁智设计以重租厚利强迫杨白劳于年内归还欠债。旧历除夕,杨白劳终因无力偿还重利,被黄世仁威逼在喜儿的卖身契上画押。杨白劳痛不欲生,回家后饮盐卤自尽。初一早上,喜儿被抢入黄宅后,受尽折磨。大春救喜儿未成,投奔红军。喜儿独自入深山穴居,餐风宿露。由于长期缺少盐分摄入,一头青丝变成白发。喜儿因常至破庙中取供品充饥,被村人迷信视为“白毛仙姑”下凡显灵。,大春随军回到家乡与喜儿相逢。在批斗黄世仁大会上,鼓词唱到:
小喜兒迈步走到桌子前,恨不能生吞仇人才心甘。
你看她面白無色瞪着眼,全場上個個都把牙根咬,
千萬個眼睛全都瞪着他,俱都是咬着牙根聚握拳。
煞時間人聲吵闹如鍋沸,黄世仁穆仁智都完了蛋。
從此後窮人翻身不受罪,從此後七巧镇上晴了天。
鼓词中的唱词通俗易懂,群众语言浓厚,合辙押韵,唱起来朗朗上口,感情真挚。不久以后,大春和喜儿登记结婚,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喜儿的头发也渐渐变黑了。
自此,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