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缠足束胸陈规陋习----中山先生为妇女解放做出的贡献

(2025-03-01 19:56:01)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创造和束胸

陋习

中山先生

分类: 南阳民俗
        缠足束胸•陈规陋习----
中山先生为妇女解放做出的贡献
        “缠足束胸”是我国古代一种陋习,皆是古代社会束缚女子自然成长的枷锁。缠足是用布将女性双脚紧紧缠裹,使之畸形变小。一般女子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束胸的习俗由来已久,采用裁剪合度的内衣将女性的上体密密包裹,遮住线条,遮蔽女性身体的自然特征。束胸在宋代称“抹肚”,明为“斓裙”,清代则为“肚兜”。缠足和束胸的陋俗反映了我国从古代延续至近代的以柔弱为美的片面审美趋向。
缠足束胸陈规陋习----中山先生为妇女解放做出的贡献

        近代,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革除了这些陈规陋习,赢得民众欢迎和好评,为妇女解放事业作出贡献并载入史册。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有关缠足束胸课文内容,解读这些陈规陋习给妇女带来的危害。缠足束胸陈规陋习----中山先生为妇女解放做出的贡献

        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初等小学修身课本第二册、第十六课,课文题目是“二个恶习”。课文内容为:“我國妇女界,有二個恶习:一是束胸,二是缠足。束了胸,有害发育。缠了足,行路不便。这都是有害身體的,要廢废除才好。” 课文使用白话文记述,浅显易懂。课文上半部分配有插图,非常直观记述缠足束胸对妇女身体的影响。缠足束胸陈规陋习----中山先生为妇女解放做出的贡献

        有关文献记载,缠足开始的时间有夏禹、商代、春秋战国、隋、五代、宋等多种说法。学者高洪兴专业著作《缠足史》考证,缠足开始于北宋后期,兴起于南宋。元代的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明清时期缠足进入鼎盛期。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但不缠足者也不在少数。历史上有名的明代开国马皇后就是人人皆知的“马大脚”。女子缠足和束胸,完全地改变了女子的风采和步态,产生了一种极拘谨纤婉的步态,使整个身躯形成弱不禁风,摇摇欲倒,以产生楚楚可怜的感觉。而正是这种“可怜的感觉”,膨胀了封建士大夫的自身优越感。从而滋生这种陈陋观念。缠足风俗产生之后,之所以能够愈演愈烈,风靡全国,经久不衰,更是离不开当时社会的病态审美意趣。 缠足束胸陈规陋习----中山先生为妇女解放做出的贡献

        这种陈规陋习,中山先生幼年就竭力反对。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的初等小学国文课本第二十二课、课文题目是“孫中山先生的幼年故事”。课文记述中山先生的家鄉在廣東中山縣翠亨村,孫先生從小就有許多革命的行为。他反對塾师只教他讀書,不教他讲解词义。他竭力劝母亲不要给姊姊缠足。。。孙先生这种广博的眼光和决心,在他推翻清朝被后,正式下令禁止缠足。课文配有插图,画图采用以实写意技法刻画出孙先生伟大的志向和高瞻远瞩的胸怀。缠足束胸陈规陋习----中山先生为妇女解放做出的贡献

        后来,缠足更成为仁人志士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都曾撰文痛斥的对象。如上世纪初出版的妇女三字经就有“尔女子,仔细听,莫缠足,免受刑。。。。。”课文把缠足作为是一种刑罚。新中国成立后,缠足恶习被彻底废止,我国的妇女才得到了彻底的解放。民初出版的“劝善歌之大脚歌”,倡导民众不许缠足,自然足即便大些,也是大脚真真好得多。其歌词内容为:“大脚歌,大脚歌,大脚真真好得多,何独妇女捱挫磨。天生人人俱兩足,忍令女兒受此苦。忍哉父與母,自尋刖刑果何故;愚哉夫與婦,四五六歲初能行,婉转娇声不忍闻。問誰作俑爲倡?南唐宮女李窅娘。”歌词对妇女因缠足所受到的折磨苦难不堪,同时也劝告做父母的不要自小对自己女儿进行缠足而受痛苦。歌词最后指出缠足陋习的始作俑者是南唐宮女李窅娘。缠足束胸陈规陋习----中山先生为妇女解放做出的贡献

         “大脚歌”所说的缠足始作俑者“窅娘”,是五代时期南唐李煜的后宫中的一个宫女。那时南唐的女子是不缠足的,因为李煜喜欢一双小巧的脚,窅娘索性不跳舞的时候也裹足,把自己的一双小脚裹得小巧玲珑如同月牙(类似现在芭蕾舞鞋的效果),跳起舞来“回旋有凌云之态”更具美感,进而获李煜宠爱,讨得君王的怜爱。由此,“缠足”一词首次次出现。窅娘的成功,不仅让宫嫔们纷纷效仿,裹脚之法很快也走出了内廷,在各教坊勾栏流行起来。北宋,因缠足后行动不便而致女性“摇曳生姿”的病态美,已让官绅大夫们欲罢不能了。虽然还是不能容忍自己妻女缠足,但不少人已不再反对自家的侍妾们这么做了。文豪苏轼也为此作《菩萨蛮》,咏叹缠足之美。缠足束胸陈规陋习----中山先生为妇女解放做出的贡献

       孙先生的竭力反对和兴女学与不缠足运动逐渐兴起,缠足之风渐衰,但束胸之风仍盛。当时女学界流行“小半臂”,即一种用以束胸的小背心。用“小半臂”束胸,使女子的胸与男子一样扁平,以为美观。1927年,随着“妇女节大会”召开。在武汉,妇女们觉得是一个绝佳的时机,她们深信只要牢牢把握这次机遇,将数千年以来的束缚女子身体发展的陈规陋习,彻底摒弃。
        废除缠足和束胸等陋习,不仅仅意味着禁止了一种不良的社会社会习惯,更象征着女性解放。它标志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女子开始摆脱束缚,迈向平等与自主的新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