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图虚名传为笑柄----老课本讲述“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2025-02-25 19:46:01)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乌鸦和狐狸

阿谀奉承

虚荣笑柄

分类: 教育史料
        为图虚名•传为笑柄----
老课本讲述“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经典寓言“乌鸦和狐狸”的故事,讲述一只乌鸦叼着一块肉在大树上正准备美餐,狐狸看到后,垂涎三尺,狐狸为了得到这块肉,开始夸奖乌鸦的羽毛如凤毛多姿多彩,嗓子如百灵鸟一样婉转动听。乌鸦听了非常得意,最终张嘴唱歌,肉掉到了地上,被狐狸叼走。
为图虚名传为笑柄----老课本讲述“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该寓言故事通俗易懂,寓意深刻,多次选入历代各级教科书,成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老课本中有关乌鸦和狐狸寓言故事,感受该故事讽刺那些虚荣心比较强,自以为是,爱炫耀的人。
为图虚名传为笑柄----老课本讲述“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清末出版初等小学堂国文教科书第四册第七十八课,课文题目是“鸦好腴”。课文内容为:“鸦衔肉栖于树杪。狐过而欲得之,仰颂之曰:‘君躯既壮,而羽复泽。吾素闻君善歌,请奏一曲。’鸦悦,张口欲鸣,未发声而肉已落。狐疾取之,复语鸦曰:‘他日有无故谀君者,君其慎之。’”课文采用插图自上而下、自右至左传统方式印制,使用文言文记述,语言简练,易于理解。为了更加直观叙述该寓言故事,课文配以插图,画图勾画出一只乌衔着一块肉站在大树枝头上,正要美餐一顿。却被路过此地的狐狸看见后。狐狸见到肥肉,禁不住口水外流。于是,狐狸便夸奖赞乌鸦的身材匀称、窈窕伟岸、羽毛美丽,还说他应该成为鸟类之王,若能唱出歌声,那更超过百灵鸟。乌鸦被狐狸的阿谀奉承话语冲昏了头脑,为了要显示他能发出声音,便张嘴放声大叫,而嘴里的那块肥肉则顺势掉下来。狐狸急不可耐跑上去接到了那块美味肉。此时,乌鸦知道上当,但悔之晚矣。狐狸美滋滋并嘲笑乌鸦说:“不管什么时候,不论听到任何奉承话语,都要思忖再三,谨慎行事。”为图虚名传为笑柄----老课本讲述“乌鸦和狐狸”的故事

       乌鸦不知道什么是自知之明。乌鸦天生就是一身黑,怎么有凤凰一样的羽毛呢?乌鸦的叫声令人讨厌,怎么会悦耳动听呢?这就是教育民众遇到别人的阿谀奉承,花言巧语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思考,自知之明,不要轻易相信,不可盲目行动。否则吃亏上当,中别人圈套,后悔莫及。狐狸自古以来就是狡猾的象征,和狐狸一样的人交往一定心存警戒、慎之又慎。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在不同的文学中也有多种版本,都是讲述乌鸦因为虚荣心而失去了到嘴里的肉。也有一些描述了乌鸦和狐狸之间的互动和对话,但核心情节和寓意保持一致。都是讽刺了那些虚荣心强、自以为是、爱炫耀、爱听奉承话的人。乌鸦因为听了狐狸的阿谀奉承,失去了理智,轻易相信了狐狸的夸奖,最终上当受骗。故事告诉人们,遇到事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遇事要动脑分析,避免上当受骗而落人耻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