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演古劝今演绎世情----古人过年曾经看过的戏曲有哪些

(2025-02-17 19:52:18)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过年唱戏

传统剧目

教化民众

分类: 南阳民俗
      演古劝今•演绎世情----
古人过年曾经看过的戏曲有哪些
        俗话说,“三天戏、五天年,呲溜呼啦就过完”。过年 “唱大戏”不仅是观赏一种艺术表演盛宴,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传统习俗再现。每逢年过节,民众可以彻底放松心情,尽情享受各种各样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总能见到戏台演出。戏台大小、高低、繁简不一,五彩纷呈的帷幕和幕布把节日装扮的更加热烈喜庆。
演古劝今演绎世情----古人过年曾经看过的戏曲有哪些

        戏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戏曲不仅仅是表演艺术,更是历史故事的传承者。每一种戏曲都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唱腔风格,演古劝今,演绎世间忠孝节义、仁爱诚信等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那么,古人过年节时演过那些曲目,老百姓喜欢观赏什么戏曲呢?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传统剧目》一书,感受古人的视觉盛宴。演古劝今演绎世情----古人过年曾经看过的戏曲有哪些

        该传统剧目共收录,如、狸貓换太子、四郎探母、空城計、捉放曹、马前泼水、洪洋洞、秦瓊賣馬、烏龍院、黄鹤樓、李陵碑、打嚴嵩、阎瑞生、斩黄袍、金水桥、逍遥津、文昭关、教子、上天台、武家坡、宏碧缘、独木关、翠屏山、十八扯、请宋灵、剑峰山、汾河湾、骂毛延寿等27部戏曲。这些剧目不但有简介,而且还有剧目中著名唱腔的曲段选编。剧目配有插图,把每一剧目中主要人物的扮装画像表现栩栩如生。演古劝今演绎世情----古人过年曾经看过的戏曲有哪些

        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包括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唱戏曲和欣赏戏曲可以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和学习戏曲,人们可以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提升文化自信。这些经典剧目在保留原有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基础上,通过不同舞台技术和改编的运用,营造出更加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从中受到各种向好向善教育。演古劝今演绎世情----古人过年曾经看过的戏曲有哪些

        俗话说,锣鼓一响,即将开唱。戏台下人头攒动,从四面八方赶来观众们翘首期盼精彩戏曲展演。幕后的演职人员正在化妆穿衣,演员们拿起混合红、白色化妆油彩,根据人物年龄身份,调和底色深浅,然后在脸上均匀拍上底彩。画眼,描眉,画唇, 一个个生动的戏曲人物形象在他们的巧手下被勾勒出来。他们相互帮助,整理戏妆,即时就能一股新年的红火戏剧气息呈现在观众眼前。演出时刻,用那悠扬动听的戏曲唱腔和锣鼓琴弦伴奏声,或轰轰烈烈、或优雅动听,为春节增添了几分喜庆与热闹。演古劝今演绎世情----古人过年曾经看过的戏曲有哪些

       传统剧目《四郎探母》又名《北天门》《四盘山》《探母回令》。京剧传统剧目取材于《杨家将演义》第四十一回。该剧目讲述了杨延辉(四郎)被擒后,改姓名与铁镜公主成婚。辽邦萧天佐摆天门阵,佘太君亲征。杨四郎思母,为公主看破,以实告之。公主计盗令箭,助其出关,私回宋营,母子兄弟相会。四郎复回辽邦,被萧后得知,欲斩,公主代为求免。京剧名家谭鑫培饰演杨延辉。《四郎探母》以西皮唱腔贯穿到底,板式有 慢板、导板、散板、快板、原板、流水等。尤其“坐宫”一场,几乎囊括了西皮唱腔的全部板式,通过板式的转换,多层次地揭示了人物的情绪变化。受到民众欢迎而成为经典曲目。演古劝今演绎世情----古人过年曾经看过的戏曲有哪些

        《斩黄袍》是戏曲传统剧目,有京剧、豫剧、秦腔、蒲剧等多种戏曲,在有些戏曲中又叫斩郑恩、错斩郑恩等。戏曲演绎五代时,苗训用计加黄袍于赵匡胤之身,使继帝位,改国号宋。封郑恩为北平王。河北韩龙进韩素梅,受封游街,遇郑恩,郑怒打之,韩逃入宫。郑见赵匡胤力谏,赵宠幸韩素梅,醉后怒斩郑恩。陶三春闻而引兵围宫,高怀德闯宫,赵酒醒痛悔,高斩韩龙,登城调解。陶三春斩赵所服黄袍泄忿,赵许郑追荐,陶始退兵。该剧目主演刘鸿声,早期京剧老生名家,其艺术世称刘派。其嗓音高亢、挺拔、流利而著名,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以唱工独具特色为主要标志,世称“刘派”,后曾继谭鑫培之后任北京正乐育化会会长。演古劝今演绎世情----古人过年曾经看过的戏曲有哪些

       《孟姜女》是京剧中的经典戏曲,源自民间传说。故事讲述了孟姜女为了寻找丈夫的下落,不顾生死,历尽艰辛,跨过千山万水,最终在他乡找到丈夫的坟墓。这个角色的演绎深受观众喜爱。其中张菊芬饰演孟姜女,其唱词委婉凄楚。如“春季里来是清明,家家户户上新坟。人家坟上飘白纸,孟姜女份上冷清清。。。。。。”演古劝今演绎世情----古人过年曾经看过的戏曲有哪些

        戏曲来源于基层劳动人民普普通通的劳作生息之中。戏曲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戏曲剧本不是生活原貌的再版,而是生活中典型环境、典型情节的表现,是塑造戏曲舞台人物形象的基础。戏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集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舞台艺术,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