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宵猜谜寓教于乐----古人闹元宵猜灯谜传承民俗活动

(2025-02-09 19:26:53)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闹元宵

猜灯谜

正月十五民俗

分类: 南阳民俗
       元宵猜谜•寓教于乐----
古人闹元宵猜灯谜传承民俗活动
        正月十五闹元宵,观灯猜谜乐逍遥。闹元宵,突出一个“闹”字。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老课本“闹元宵”课文记述:“男儿女儿闹元宵,他打鼓、你吹喇叭、我敲锣。”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元宵节猜灯谜活动历史悠久。从古代就开始流传元宵节猜灯谜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赏灯猜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寓教于乐,深得民众喜爱,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娱乐项目。
元宵猜谜寓教于乐----古人闹元宵猜灯谜传承民俗活动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博物馆馆藏的清代《灯虎》和《灯谜》两册元宵佳节猜灯谜书籍中,看看古人巧设的灯谜中的地方地域文化特色。元宵猜谜寓教于乐----古人闹元宵猜灯谜传承民俗活动

        灯虎,即灯谜,比喻暂时被隐瞒着的事物。作为历史悠久的猜谜语民俗文化,在民众中有着广泛根基。宋末元初周密创作的杂史《武林旧事》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幽默,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好谜语者更组织有谜社。谜社在清代亦极为流行。如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灯谜组织;其间谜手云集,每以茶馆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场所。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谜人,娱乐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元宵猜谜寓教于乐----古人闹元宵猜灯谜传承民俗活动

        传统民俗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猜灯谜。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如一个字,一句诗,一个物或一个名称。后来演化成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娱乐场所供人猜。因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南阳诸葛亮,独立中军帐,摆开八卦阵,专拿飞来将。”这条猜“蜘蛛”的谜语,既形象又蕴含厚重历史,早已家喻户晓,孺妇皆知。元宵猜谜寓教于乐----古人闹元宵猜灯谜传承民俗活动

        灯谜的猜射法和制作法,基本上是同一种法则,只不过是先有谜底,然后根据一种谜体或谜格去求出谜面;而猜者则是参考多种谜法,循规律去思索,寻找谜底。灯谜也是一种传统的文字游戏,通常包括三个要素:谜面、谜目和谜底。它主要依赖于汉字的多种含义和特点,如一词多义、笔划组合、摹状象形等。如该灯虎之中谜语,“孔明定下空城计,苏秦能说六国平。六郎要斩亲生子,宗保不舍穆桂英。”这首诗以谜语形式,引用历史上四个人物故事猜四字,谜底“巧言令色”。元宵猜谜寓教于乐----古人闹元宵猜灯谜传承民俗活动

        谜面是谜语的核心部分,可以是短语、韵文、诗句或字词;谜目为解谜提供方向,限定谜底的范围;谜底则是对谜面的解答,需要与谜面在词义或字形上相扣。如“一字十二点,随你老上选。凭他好生员,也要猜三年。”打一字,谜底为“斗”字。再如数字谜“百万雄兵卷白旗,天下大事无人知。秦王杀了余元帅,罵阵消了把马去。”大四个字“一二三四”数字。动物谜语如“一朵芙蓉顶上栽,彩衣不用剪刀裁。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唱千门万户开。”打一动物,谜底是“公鸡”。古代娱乐品谜语,如“会吃无有嘴,会走无有腿。过河无有水,死了无有鬼。”打一娱乐品,谜底是“象棋”。元宵猜谜寓教于乐----古人闹元宵猜灯谜传承民俗活动

        中华灯谜源远流长。元宵佳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其中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审美理念,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活动。制灯谜,猜灯谜,不但可以开发智力,还能激发人们想象能力和各门学科的融会贯通。春节灯节猜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