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争执·避虚就实----
从争驴影子谈起
有一则经典“争驴影”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租驴人和驴夫为了争夺驴的影子而失去了驴。这个寓言故事告诫民众,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要为了虚无缥缈的事情和没有必要争执的实际东西,而失去更大的利益。教育民众在社会实践中,不要被无谓的争执和纠纷所困扰,以免失去更重要的东西和机会。
该寓言故事多次选入教科书。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清末出版的初等小学修身本第六册第十二课,课文题目“争影”课文中,再次感悟遇到无谓纠纷之时,要敢于放弃争执,避虚就实,把事情做好,否则会导致更大的损失。该课文内容为:“行人赁驴而行远。天方暑,觅荫莫得,乃伏于驴腹之下以避日。然驴腹仅一人,驴夫与行人争避。驴夫曰:‘吾赁君驴,不赁君影。’行人曰:‘吾以钱赁驴,则影亦属我,’语不相让,斗与驴下。驴惊而逸,行人与驴夫共回顾,已亡其驴,故争虚者丧起实。”课文采用文言文记述,语言简练,易于理解。课文配有插图,插图中勾画出炎热的太阳炙烤大地,行人和驴夫在驴影子下面避暑休息而发生争执的场面。更能直观描绘课文内容,便于少年儿童阅读理解。
课文讲述:有一个人要出远门,便租赁了一头驴驮物和代步。当时天气非常炎热,人困驴乏,租赁行人想找树荫避暑,但未能找到,于是他趴在驴肚子下面避暑热。然而,驴肚子下面只能容纳一个人,行人和驴夫都争着要趴在那里。驴夫说:“我把驴租给你,但没把驴的影子租给你。”行人反驳说:“我付了租驴的钱,那影子也应该属于我。”两人争论不休,几乎打斗起来。最后回头发现驴驴子已经中暑倒地死亡。(也有文献记述,驴子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该故事出自《伊索寓言》之《驴子和他的影子》。《伊索寓言》相传是古希腊寓言作家伊索所作。《伊索寓言》中收录有300多则寓言,内容大多与动物有关。书中讲述的故事短小精悍,刻画出来的形象鲜明生动,每则故事都蕴含丰富的哲理,或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或总结日常生活经验。《伊索寓言》原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其故事流传于民间,到公元前3世纪成书。作品时间跨度较大,每一篇的倾向也不一样。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伊索寓言》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现奠定了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基石。两千多年来,《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一再成为后世寓言创作的典范。
《驴子和他的影子》这个故事告诫后人,不要为一些不实在的和没有必要争的东西争得无休无止,结果把实质性的事情耽误了和失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管驴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谁的,如果双方都心存友善,彼此谦让,也不会争执而大打出手,结果造成双方都没有得到益处。生活中,人与人相处,心里存着友善和包容;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争执,一定会实现彼此双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