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信之事不足凭也----老课本记述迷信的危害

(2024-12-18 19:33:07)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戒除迷信

迷信危害

老课本

分类: 教育史料
           迷信之事•不足凭也----
          老课本记述迷信的危害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总有些人盲目相信和追随旧的习俗或传统,通常在没有科学依据,也不依据事实和理性的判断,而是相信神灵鬼怪等超自然的东西存在,盲目地信仰或崇拜,达到痴迷程度。还有些装神弄鬼的巫婆神汉以雕虫小技欺骗民众,骗取钱财。这些迷信现象可能导致人们有病不求医,延误病情;也有致使家庭产生矛盾和纠纷,影响信任和谐;还有误导民众相信命运、风水和占卜,懈怠个人努力进取意志。因此,历代皆有仁人志士提出反对和革除陋弊。历史上最有名的事例莫如西门豹治邺中的河伯娶妻等。迷信之事不足凭也----老课本记述迷信的危害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历代老课本中有关迷信的教科书内容,解读当时社会是如何对少年儿童进行杜绝迷信教育。
        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初级小学春季始业新修身课本第七册第十四课,课文题目是“去迷信”。课文内容为:“迷信足以耗钱财,尤足以隳志气。凡命相、堪舆、占卦、择日诸事,皆谓之迷信。一入於此,若一身之所欲,舍此而外,别无他求。吾人事业正多,不尽人力,何能成就。迷信之事,如繫风捕影,不足凭也。”该课文题目就倡导去掉迷信坏风俗。课文采用文白相间语言,易于理解。课文开篇讲述相信迷信的代价是耗费钱财,特别使人灰心丧气,失去进取心和斗志。所有的命相、堪舆、占卦、择日诸事,都是迷信。如果相信,把自己的事业发展依赖于风水命运等等,误事浪费资材,到头来一事无成,后悔终生。人生之路是靠拼搏奋斗,持之以恒,方可有一番建树。迷信就如繫风捕影,不可依赖。迷信之事不足凭也----老课本记述迷信的危害

        课文使用“繫风捕影”的典故来增加说服力。“系风捕影”的原义是如风不可系,影不可捕,比喻事情无法办到。该成语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记述汉成帝十几岁做皇帝,到了中年以后还没有子嗣,汉成帝非常焦虑,食寝不安。有人劝汉成帝求神拜祖。汉成帝逐渐热衷于搞祭祖活动,疏于朝政。而那些献策者和巫婆神汉就轻而易举地获得了高官厚禄。长安郊外的上林苑成了汉成帝大搞祭祖活动的地方。每一次祭祖活动都搞得隆重而铺张,浪费了许多钱财不说,根本就不起作用。汉成帝却身陷其中,不能自拔。朝中有一位叫谷永的光禄大夫,看到这种情况十分担心。他经过思考,冒着掉头的危险上书汉成帝,直言陈述解除迷信,力劝汉成帝早点儿清醒过来。谷永以周代史官想以鬼神之术帮助周灵王得到各路诸侯的朝圣,其结果是周王室衰落得更快。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特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下海求仙采药,结果也是一去不复返,而秦始皇遭到了天下人的怨恨。最终汉成帝迷途知返。迷信之事不足凭也----老课本记述迷信的危害

        巫婆神汉、算命打卦、测字相面等等,都是迷信的根基。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出版的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四册第十五课、课文题目是“卜”一文,就是讲述一位所谓占卜之人为别人预测吉凶,而没有预测到自己家里被抢劫的厄运。课文内容为:“卜者坐於四达之衢,为人语休咎。忽其子奔告曰:‘吾家为人所劫,家具尽丧。’卜者仓皇失措。有调之者曰:‘君日为人语休咎,而家中凶兆,顾不之省,何也?’卜者无以言。”课文以文言文记述,语言较易理解。讲述了一位能预测吉凶的卜者,没有预测到自己家庭遭不幸,民众当场戳穿他的骗人把戏。课文以此教育少年儿童远离迷信,相信科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