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助人为乐·解困扬善----搀扶盲人过泥坑的好少年

(2024-12-08 20:03:31)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搀瞎先生

助人为乐

解困扬善

分类: 教育史料
          助人为乐·解困扬善----
       搀扶盲人过泥坑的好少年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助人为乐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和情感,更是一种社会公德和良好的品质表现,被人们广泛推崇和赞誉。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的举手之劳,立刻解除他人急需之困。帮助他人,不仅收获快乐,而且也是个人优秀品德的体现,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历史上一直被倡导和发扬,成为人们推崇的行为规范。助人为乐·解困扬善----搀扶盲人过泥坑的好少年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的初等小学修身、常识等老课本中,有关小朋友搀扶盲人过泥坑的课文内容,感受像黄大千小儿郎举手之劳的细微之处帮助盲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延续,更是一种永恒的传统文明风尚,应该在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助人为乐·解困扬善----搀扶盲人过泥坑的好少年

        该课文选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初等小学修身课本第八册第二十二课,课文题目是“搀瞎子”。课文内容为:“不见地,不见天,不见秋月春花好风景,不见爱儿慈母笑容颜。人世间,疲癃残疾多多少,谁比那瞎子先生更可怜。雨后天放晴,瞎子先生出外行。手把竹竿来问路,敲敲点点不停留,不停留,也停留。走到前头吃一惊,手里竹竿敲了敲,敲敲打打不敢走,原来地上有水坑。瞎先生,意彷徨,抬著双脚身不动,挤眼横肩在路旁。一阵喧哗脚步声,来了许多小儿郎。他们看见瞎先生窘的没路走,不觉拍手呵呵笑的狂。好学生,黄大千,急急忙忙走上前,拉住瞎先生的手,慢慢搀到坑那边、瞎子说:‘谢谢你,谢谢你,你好像一位小神仙。’”助人为乐·解困扬善----搀扶盲人过泥坑的好少年

        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传统阅读习惯木活字印刷,课文语言以白话文记述,言语极其简练,且诙谐幽默,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开篇记述人世间盲人非常艰难,没见过天地,没有欣赏过春花秋月之美好,更没有见过慈母的笑容和娇儿的脸庞。盲人平时走路靠一根竹竿棍子在地上敲打着,以此来辨别方向和物体以及道路安全。但是遇到特殊地段,走路非常艰难,就需要别人帮助和引导提醒。课文中的盲人就是在雨后出行时遇到泥坑而受阻,左右为难,急需帮助。课文右下边配以插图,画图以线描技法勾画出几个小朋友在一块玩,看见瞎先生过水坑时,不停用竹竿探路,左走右走过不去,满脸雾水,挤眼横肩在路旁不知所措,那种窘迫的样子实在让人忍俊不禁笑了起来,没有一个人前去伸出援助之手。此时此刻,只有黄大千小二郎急忙跑过去,一边安抚瞎先生不要着急,一边搀着瞎先生顺畅的过了水坑。此举手之劳感动的瞎先生夸赞黄大千小朋友像个“小神仙”。助人为乐·解困扬善----搀扶盲人过泥坑的好少年

        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版初等小学常识课文同样以“搀瞎子”为题目,记述这个助人为乐的故事。课文采用铅印印刷,所配插图非常写实,勾画出好儿郎黄大千搀扶盲人过泥坑的场面。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黄大千小朋友的善良和勇敢,还传递了助人为乐的精神。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帮助他人的重要性,特别是遇到残疾人需要帮助时,不能嘲笑,力所能及地给与解困。并鼓励少年儿童在生活中也要像黄大千一样,勇于伸出援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用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社会才更加和谐温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