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富民·茶香五洲----种茶制茗香飘万里茶道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文献南阳茶文化万里茶道南船北马 |
分类: 南阳建设文献 |










南阳在历史上一直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北达京师,南通湖广,陆路驿道与水陆码头相接,是“南船北马,总集百货”之枢纽。而茶叶作为大宗商品,同样以南阳作为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清代南阳府辖两州十一县,是“万里茶道”的水陆转换节点,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赊店古镇是南船北马中转中心。明清时期,赊店作为“万里茶道”的水陆转运枢纽,鼎盛时期赊店古镇人口达13万人,城墙高三丈,周边十里长,九座城门,72条街道分行划市,36条胡同商铺林立,经济繁荣,商业繁华。其中,山陕会馆是一座清代宫廷式建筑群,拥有古建筑20余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社旗县先后投资3亿元,启动了赊店镇万里茶道申遗保护计划。

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春,福建安溪县王姓茶农救治一位孟姓山西茶商,为感谢救命之恩,孟姓商人引荐其一起贩运茶叶,在赊店山陕会馆旁边坐贾行商,慕关公义参天地美德而创办“义兴魁”商号。其商号印章后被皇粮国税博物馆征集馆藏,2022年10月,安溪县王姓茶农后代王钰冰先生不远万里寻访先祖经商足迹,经过与皇粮国税博物馆沟通,确认此“義興魁”商号印章就是其先祖于200年前在赊店经营茶叶生意时的印凭。

赊店曾是闻名全国的商业古镇,具有浓厚的文化积淀,也是我国清代商业发展史的一个典型缩影,享有“天下第一店”的美誉,民间亦有“天下店数赊店”之称。清代鼎盛时期,有13个省的商人在那里经商,500多家商号云集,街道分行划市,相聚经营,生意兴隆。由此商号印章再次印证赊店是万里茶道的中转站,福建是万里茶道的源头,即所谓的“南船北马”之地。南方盛产的茶叶,由船运输到赊店之后,再由马车陆路运往北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