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立制·文治武功
“三代之英”周文王
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凡对人类作出惊天伟业的人物被誉为“圣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着卓越的经天纬地贡献。上古时期的尧、舜、禹等圣之后就是周文王周圣人。周文王所奠定的西周政体首开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之先河,而所著《周易》对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有着深刻影响与巨大改变,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改变了古代的文化发展轨迹,影响了当代的文化基质。因此被孔子称为夏商周“三代之英”美誉。
周文王姓姬,名昌,生于公元前1152年,岐周人,商朝西伯侯姬历之子。西伯侯姬历去世后,姬昌继承了王位,史称西伯昌,姬昌在位五十年。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后,追尊姬昌为周文王。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有关文献中,解读周文王姬昌在中华历史上的伟大贡献。
清末出版初等小学堂第四册第四课,课文题目是“周文王”。课文内容为: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腹膳,然后亦复初。该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印制,以文言文记述,较于理解。课文断句以右下虚实小圆点标注。
课文讲述周文王在做太子的时候,向父亲请安,每日三次。鸡叫头遍就 穿好衣服,到寝门外,问宫中小臣中的值日者,说:“今天父王身体
情况怎样?”值日的小臣回答说:“身体大安。”文王就高兴。等到中午又来到父王居处,像早上一样向小臣打听父王的身体情况。到了黄昏又一次到父王居处,像早上一样请安。如父王和平日的生
活有不同,宫中小臣禀告文王,文王马上露出忧虑的表情,行走时都不能正常地迈步。父王恢复正常的饮食,文王才回复到平时的
样子。每当饭菜送上来时,文王一定亲自察看饭菜冷热是否适度;。食毕,饭菜撤下,一定问吃了些什么。同时交待掌厨的官员:“吃剩的饭菜不要再端上去。”听到对方回答“是”,文王才放心地离开。
周文王这种孝爱仁德感动周武王。武王姬发做太子时,就以文王做太子时的行为为榜样。文王如果有病,武王就头不脱冠衣不解带地昼夜侍养。文王吃饭少,武王也就吃饭少;文王吃饭增多,武王也就随着增多。周文王继承祖上基业,勤于政事,使周朝国力日益昌盛,为周武王推翻商纣暴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奉行德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划分田地,纳九分之一的公粮税收,达到民富国强。创制“六征观人法”,为历朝历代任用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周武王灭商建周、实行分封制、推行仁政等。姬发在继承其父周文王的事业后,联合各诸侯国,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纣王,灭亡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他定都镐京,开启了西周的统治。为了巩固统治,周武王实行了分封制,将自己的亲属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了众多的诸侯国。推行仁政,表彰有功之臣、赈济贫苦百姓等。这些措施赢得了民心,为西周的长期统治奠定了基础。
周武王重用姜子牙、周公旦等贤臣,使得周国的国力日益强盛。在灭商的战争中,他能够准确地把握时机,联合各方势力,最终取得胜利。周武王还推行了一系列文化和社会改革,如制礼作乐,这些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西周成为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时期。通过这些一系列奋发图强措施推广,周武王不仅建立了强大的西周王朝,还为后世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国祚长达八百载,是我国历朝历代中最长的朝代之一。周朝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各种思想流派相互竞争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朝的宽松文化氛围和丰富的物质基础,使得我国能够与同时期的世界古国文明齐驱并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