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奋力追舟截江夺斗----赵子龙救主美名扬

(2024-10-06 18:50:39)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南阳文献

赵云救助

书词

赵子龙赶船

分类: 教育史料
奋力追舟•截江夺斗----
赵子龙救主美名扬
        著名作家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描写的是,东吴孙权和周瑜定下计谋夺取刘备江山,就将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并抚养着刘前妻留下的儿子阿斗住在荆州。刘备久借荆州不还,孙权非常气愤,就趁刘备出征西川的时候,派周善去荆州谎称孙尚香母亲生病,让她即刻带着阿斗回东吴,其目的是留下阿斗做人质,迫使刘备归还荆州。孙尚香抱阿斗乘坐大船刚到江心,赵云察觉后乘小船追赶上来。他不顾大船上射来的利矢,靠上前去并纵身跳上大船,将阿斗夺回。赵子龙不仅维护了刘备的核心利益,也揭穿了东吴孙权的“别有用心”。
        此故事被演绎成多种剧目传唱,其中京韵大鼓作为传统曲目《截江夺斗》,又名《赵云追舟》、《子龙救主》等。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三国子弟书词八种》之《子龙赶船》唱词,解读赵子龙成功夺回了少主刘禅,刘备夸赞赵云忠勇可嘉。
        该书词采用自右至左、自上而下的传统阅读习惯石印,书词使用白话文语言,并配以插图,插图采用以实写意技法勾画出赵子龙追舟救后主的场景。书词基本以七字句形式记述,语言简练,易于理解,合辙押韵,说唱起来朗朗上口。书词就是讲评书的讲词,又称说书书词。说书、讲书、评书,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一人演说,通过叙述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复演历史及现代故事。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方言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
        三国子弟书词八种之“子龙赶船”唱词内容为:
这一回献帝为帝坐西川,王綱不振出侫奸。董卓专权欺汉王,混乱汉室锦江山。王允定下连环计,害死董卓赴黄泉。吕布刺死董丞相,四大诸侯起狼烟。大汉江山眼看灭,又有桃园弟兄三。孙权独占江东地,曹操北魏霸中原。张松献了地图本,刘备成都坐金銮。孙刘两家不和睦,各怀心事用机关。孙权周瑜定下计,要谋刘备锦江山。吴国太有一美女,许配皇叔结姻缘。指望定下艳粉计,哪里想受到了人家巧机关。成就亲事妇回荆州去,气的孙权眼珠园。周瑜气的直跺脚,只因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暂借荆州城一座,得了西蜀就归还。皇叔坐了西川帝,忘还荆州事一番。东吴君臣定下计,叫嚣周善要听言。差你不上别出去,率领人马赶西川。赐你五百军和马,外有两只大战船。点集人马上西蜀,接你公主回家园。事不宜迟快快去,周善接事不停留。若问周善怎打扮?列位不知听分明。凤翅银盔头上戴,素白针缨顶梁安。面如团粉一般样,顶下须飘五绺髯。素罗袍衬黄金甲,素甲丝绦九股穿。。。。。。
        《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赵云沿江赶到十余里,忽见江滩斜缆一只渔船在那里。赵云弃马执枪,跳上渔船。只两人驾船前来,望着夫人所坐大船追赶。周善教军士放矢。该书词记述孙权为了向刘备要回荆州,用计骗回其妹孙尚香,让她带着刘备的儿子阿斗一起回江东,以此作为要挟,再让刘备拿荆州换回儿子。孙尚香带着阿斗回东吴的路上,赵云孤身追来,跳上大船之后,前来接孙尚香回去的江东大将周善下令放矢,赵云用将矢拨落,在抢了阿斗之后,船离岸越来越远,形势对赵云非常不利。危急时刻,张飞乘船赶来支援,周善提刃上前准备动手,张飞二话不说,一剑灭掉。
        赵云和张飞都是三国中的超级武将,都是武艺高强,勇冠三军的名将。而且他们都与刘备,关羽有着很好的关系,称兄道弟。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诸葛亮与马良等谋士的辅助下,鲸吞荆州南方四郡。刘备不断做做大强势力,孙权却十分不高兴,觉得赤壁之战应该是东吴的功劳,于是采纳周瑜的建议,将孙权之妹孙尚香嫁给刘备,表面上是趁甘夫人之死,为刘备续弦。实际上是为了软禁刘备,图谋荆州。在诸葛亮的巧妙安排下,孙尚香不但被刘备成功带回荆州,周瑜还被杀败,留下“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笑柄。
       赵子龙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共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等。赵云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赵云去世后,于蜀汉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谥为“顺平侯”,其“常胜将军”的形象在后世被广为流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