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雁南飞冬来到

(2024-09-09 20:21:21)
     大雁南飞冬来到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飞。”秋风萧瑟,草木枯黄,一幅晚秋勾画出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景象。每到秋末冬初季节,大雁们就会从北方飞往南方,一路上成群结队,雁阵声声,秩序井然。直到次年春天,它们又将长途跋涉飞到北方生活。大雁这种守时的迁徙,古人称大雁为“雁信”。雁乃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具备仁、义、礼、智、信五常的灵物。古代有很多诗句赞美它们,“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历代社会均采用不同形式教育蒙童少年认识大雁,懂得自然规律,了解大雁蕴含美好寓意。
   大雁南飞冬来到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初等小学常识课本第三册第二十课,课文题目是“雁”一文。解读前人如何认知和教育小学生认知大雁,以及感知大雁南飞是冬天的到来的自然规律。该课文内容为:“雁的形状,和鹅差不多,两翼很大,趾间有蹼,能高飞,也能游泳。秋末冬初,他们便成群结队飞到南方过冬。”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的阅读习惯印制,课文语言使用白话文形式记述,语言简练,易于理解。课文右上和右下以插图形式直观讲述大雁的特征以及南飞过程中的雁阵队形。右下插图以传统写实画技法,勾画出大雁的形状,即课文所描绘的大雁的形状和鹅差不多,两翼很大,趾间有蹼,能高飞,也能游泳。大雁,是雁形目鸭科雁属鸟类的统称。大雁是大型游禽,体型小于天鹅,该类群嘴甲大,嘴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几乎相等,上嘴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鼻孔纵长;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圆;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除了白额雁外,常见的还有鸿雁、豆雁、斑头雁和灰雁等,在民间通称为“大雁”。大雁多分布于北半球,我国各地都有分布。大雁往往成群居于水边,每年春分后飞到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大雁南飞冬来到

        课文右上部分勾画出大雁飞行时的排列形状。大雁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从而节省了体力。但“头雁”因为没有这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可资利用,很容易疲劳,所以在长途迁徙的过程中,雁群需要经常地变换队形,更换“头雁”。它们的行动很有规律,有时边飞边鸣,不停地发出“伊啊,伊啊”的叫声。迁徙大多在黄昏或夜晚进行,旅行的途中还要经常选择湖泊等较大的水域进行休息,寻觅鱼、虾和水草等食物。每一次迁徙都要经过大约一两个月的时间,途中历尽千辛万苦。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不管在何处繁殖,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准时地南来北往。大雁南飞冬来到

        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惧远行,故称征雁。大雁夫妻一经结合之后,就形成固定伴侣。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小国文课本以“雁南飞”为题目,讲述大雁南飞越冬的故事。课文内容为:“西风起,雁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队伍很整齐。晚上一同宿,白天一同飞,相亲相爱不分离。”课文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勾列出天空中排列有序飞行的两队大雁,一列是“一”字型,一列是“人”字形。课文的下面刻画了四只大雁,两两相对在沙滩边休憩,或喃喃低语倾诉衷肠,或悠闲梳理漂亮羽毛,或仰望天空思忖明天的征程。沙滩边的芦苇已经发白,正印证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千古名句。大雁南飞冬来到
                             婚床上大雁木雕花板,寓意夫妻恩爱永不分离
        大雁浑身都是宝。我国古书《千金食治》《本草纲目》等十多部药典中均对雁肉有详细记载: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肾、肝,祛风寒,壮筋骨,益阳气。人工饲养的大雁羽绒保暖性好,一般比较硬的羽毛可用来加工成扇子、工艺品等,而轻软的羽毛可作枕、垫、服装、被褥等填充材料。大雁的礼让恭谦表现在,天空中的雁阵,飞行时或为“一”字,或为“人”字,从头到尾依长幼之序而排,称作“雁序”。阵头都是由老雁引领,壮雁飞得再快,也不会赶超到老雁前边。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的《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诗中描绘大雁是终身一侣,天涯共飞,为忠贞不渝爱情的象征,在世间最有感情的鸟之一。
        该课文旨在教育蒙童少年认识自然,了解大雁习性以及象征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