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部放下一点不留----吴湖帆“放下”匾额所蕴含的智慧

(2024-08-23 20:05:02)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放下智慧

放下哲思

吴湖帆

分类: 木雕花板
      全部放下•一点不留----
吴湖帆“放下”匾额所蕴含的智慧
        做人的哲理是: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只有将内心清空,一点也不纠结,才能轻装前行。俗话说:“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人生最大的智慧,便是学会放下。放下既是智慧,更是做人最高境界。做人胸襟一定要宽广,胸怀一定要博大。面对一时的得失成败,要学会放下,才没有嗔恨嫉妒、忧悲苦恼。放下就是把不该留在心里的话和事情全部放下,一点不留。全部放下一点不留----吴湖帆“放下”匾额所蕴含的智慧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我国近现代画家、书画鉴定家、收藏家、美术教育家、词人吴湖帆款“放下” 匾额中,感受其所蕴含的智慧和人生哲理。该匾额是皇粮国税博物馆在征得社会生活器具史料时,自民间征得。该幅匾额整体以长方形“回纹”外饰构图,“回纹”四角以倭角四朵缠枝花卉纹装饰,整个花板正中以行楷金漆书写“放下”二字,落款为“吴湖帆”,并印书篆刻印章。底衬以黑色为主,施以金漆朱红线描技法勾画出喜鹊登梅形象。整个木匾额外框以紫红色铺地,彰显其端庄沉稳秀气。吴湖帆先生所书“放下”二字,其笔画规整之中稍带挺健,线条流畅明快,作者使用金漆书写,字迹熠熠生辉。猛一看“放下”的“下”字右下少一点,像个“丁”字。肯定有人会想,这不会是吴湖帆的笔误吧。其实还真的不是,这是吴先生的一种智慧写法。他把“下”字右下少一点故意省去,意在告知世人,要做到放下,就必须全部放下,一点不留,才是最高境界。全部放下一点不留----吴湖帆“放下”匾额所蕴含的智慧

        吴湖帆出生于江苏苏州南仓桥 ,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斋号四欧堂、梅景书屋、玉华仙馆、宝董室],近现代画家、书画鉴定家 、收藏家、美术教育家、词人,其主要绘画作品有《云表奇峰》《峒关蒲雪》《秋岭横云》《渔浦桃花》等,出版有《梅景书屋画集》《梅景画集》《吴氏书画集》《吴湖帆画辑》《吴湖帆画集》等画集,编辑出版有《连珠集》《袭美集》《佞末词痕》《梅景书屋词集》等诗词集。 吴湖帆于1913年开始研习山水。1919年,创作作品《仿石涛江山归帆图》 [。1924年,举家从苏州迁居上海嵩山路,与同学陈子清合办书画事务所。 1960年,获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8年7月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5岁。
        吴湖帆出身在世家大族,他的祖父是书画名家吴大澂,曾任晚清湖南巡抚,精于鉴赏,书法造诣颇深。外公是著名藏书家、金石学家沈树镛。岳伯父是有名书法家、藏书家潘祖荫。吴湖帆的父亲吴本善是他的启蒙老师,为苏州草桥学舍主持,善诗文、行草书,母亲沈静研,出身川沙名门 。受家学熏陶,吴湖帆13岁学画,初从“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董其昌入手,继而上探五代、两宋以及元明诸家。
        吴湖帆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其艺术创作,包括绘画、书法、填词、篆刻等方面,这些艺术活动与收藏、鉴赏相结合,铸成了他的功底与素养。他的绘画以山水为主,笔下的山水画自成一家,缜丽丰腴,滋润秀雅,青绿设色妍丽而不妩媚,叠嶂崇峦,不觉滞重,遥岑荒汀,不觉廖简。在二十世纪画坛上传统与创新的风潮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因此,先生能将“放下”的“下”字右下一点省去,来表达要放下就要全部放下,一点也不要留的人生智慧和处事哲理。放下不是懦弱,不是妥协,而是在认清自己实力,把握正确方向后,做出的最恰当的选择和拼搏而成就自己事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