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暑假休息·劳逸结合----古人快乐假期这样度过

(2024-08-17 19:26:40)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暑假生活

劳逸结合

老课本

分类: 教育史料
     暑假休息·劳逸结合----
    古人快乐假期这样度过
        暑假就是为消暑而放的假期。“暑假”是一个舶来词,自清末传入我国。暑假是让学生休整身心,利于健康成长。怎样科学合理安排学生的假期生活学习,才能使孩子们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暑假呢?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大量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课本有关学生暑假如何生活学习的内容,寻觅那时学生们的充实暑假生活,感受前人不一样的暑假生活学习精神风貌。暑假休息·劳逸结合----古人快乐假期这样度过

         清末国语课文复习第六课题目是“暑假”。其课文内容为:天气暑热,学校放假。师诏弟子曰:“所谓暑假,因为天暑而休息。然不可终日游戏,宜以时温理功课也!”课文采用传统古代文言文形式,但浅显易懂。由此课文内容可知:暑假就是为消暑热天气而放的假期。古代的学生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这种寒假和暑假的。不过,古代注重传统节日,每逢春节等重大节日都会放假,称为“休沐日”。在科举时代,学子们为博取功名刻苦学习,冬三九、夏三伏正是最冷、最热之际,学子们仍然奋笔疾书,历练毅力。暑假休息·劳逸结合----古人快乐假期这样度过

         清末宣统元年出版初等小学教科书第二册第八十课课文题目是“暑假”。课文内容为:“国文一册,今日读罢。天气暑热,学堂放假。放假回家,温习功课。一月光阴,不可轻过。”在学堂放暑假之际,老师告诉学生,不能终日游玩戏耍而荒废学业,虚度光阴。学生应该“宜以时温理功课”。学习必须有计划,按时、及时、准时学习,不负韶华。温理功课,就是复习整理,回味回想学过的课程。做到“温故而知新”,即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从中体悟到更多的知识。《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和知新是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成就学业。暑假休息·劳逸结合----古人快乐假期这样度过

        1904年的初等小学生国语课本题目同样是“暑假”,其内容采用白话文叙事,语句更加通俗易懂。但断句使用小黑点隔开,那时还没有实行通用的标点符号。其原文内容为:“暑假:明天要放暑假了,暑假期中有一个多月,我们做什么呢?到哪里去玩儿呢?我订了一张课程表。规定上午温习国语、算术,下午写字、画图。以前学过的功课,总要不忘记。星期日还是休息,或则约几个同学玩耍;或则去访我们的级任先生谈谈。”暑假休息·劳逸结合----古人快乐假期这样度过

        此篇课文已经把那时暑假假期的时间粗略告知,即一个多月。在这么长时间里,学生以第一人称口味回答了在假期中所要做的事情。大家要制定一个暑假计划表,分为学习计划,生活计划。学习计划包括上午温习国语、算术,下午写字、画图。以前学过的功课,要时常温习,不至于忘记。仍然是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生活计划包括约几个同学玩耍,到级任老师处谈谈学习心得体会等等。这或许是最早的变老师家访,为主动找老师汇报学习生活状况,以祈得老师当面教诲。暑假休息·劳逸结合----古人快乐假期这样度过

         上世纪四十年代课本中,课文题目是“暑假里做的事”以及“这样好不好”两篇内容基本一致。即“热天到,放假了。勤温课,常洗澡。白天做完事,晚上睡一觉。大家想想看,这样好不好?”课文内容明确告诉学生要做到:早上温温课,晚上洗个澡。白天做完事,好好睡一觉。既要求学生在暑假里坚持温习功课,不误学业。还要讲究卫生勤洗澡,做些家务,按时休息。词语通俗浅显,却意义深刻。课文中还有一段关于请父母来学校参加家长会的内容。即“暑假快到了,我们要开一个成绩展览会,请爸爸妈妈都来看。”这个所谓的“成绩展览会”,既是对学生一学年学习进步的考核,也是告诫家长在假期中督促学生完成好学业及安排好孩子日常生活。暑假休息·劳逸结合----古人快乐假期这样度过

       清末宣统元年出版初等小学教科书第三册第一课课文题目是“暑假开学”。课文内容为:热天过了,暑假日期满了,学校开学上课。学生把前半年的功课,提出几句问我。学校放寒假、暑假时,一定给学生布置作业,各科教员指定作业范围,要求学生于次学期开学时上交作业,并参加作业试验。假期作业试验成绩,相当于一次临时试验成绩,并入次学期平时成绩计算。在民国初期的初小国语课文中,有“放假回,见父母;父母喜,命儿前;温书习字,每日一时”的内容,由此可见,学校教员布置作业后,家长要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暑假休息·劳逸结合----古人快乐假期这样度过

        学生的假期作业,在次学期开学时要上交老师,由老师检查、批阅。打开民国时期的初小国语课本,第一课《上学校》的内容为:“过罢年,上学校;见先生,敬个礼;见同学,问个好;不要吵,不要闹,拿出课本上课了。”第二课是《想一下》,其内容为:“同学们都坐下,先生来问话;放年假,订计划,订了计划要检查,那些事,做到了,大家今天想一下。”这些计划,就是作业完成情况和自己的学习情况。
          时至今日,仍然提倡科学合理安排学生的假期生活学习,使孩子们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暑假。而且,各个学校,每个家庭,学生个人皆有安排要求。暑假之中,学生第一要务就是在家完成暑假作业,温习以前的功课,还可以预习下一学期的功课。其次,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社会实践,如打暑假工,去认识一下社会,体验劳动的艰辛。暑假休息·劳逸结合----古人快乐假期这样度过

        暑假生活由于时间充足,还可以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毕竟读万里书不如走万里步。如果自己有什么其他兴趣的话,在暑假可以去报一个兴趣班来学习,如画画、音乐、舞蹈等等艺术班,提高自己艺术美学修养。如果在城市生活,暑假可以到农村去体验农耕生活,感受农耕文明的乐趣。
        放暑假,不仅是学生消暑避热的需要,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要想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对孩子成长有推动价值的暑期,就必须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对学习进行查漏补缺、取长补短,玩中求学、学中娱乐,劳逸结合,完成一些简单的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社会实践项目,使学生生理、心智、心理等诸方面都健康成长, 躬身体验社会生活的价值,创造出新的知识,享受学习与生活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