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犹药也,善读医愚改变气质
汉朝宗室大臣、经学家、文学家,古琴家、目录学鼻祖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意思是讲,读书能够除去人身上的种种“愚病”。
清朝末年的中兴名臣曾国藩告诫子侄: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化气质。。。。。。”曾国藩认为,人的气质天生早就已经有定数,是非常难以改变的,但是唯有读书才可以重新塑造自己的气质。因此,古代圣贤提倡做人必须要立下坚定不移的读书志向。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出版的修身教科书和“四言杂字”等文献中,有读书内容的记述,解读古人把读书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但可以医愚,还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清末出版的修身教科书第十册第一课课文题目是“为学”。
课文内容为: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饥,莫如以学愈愚。”诚以饥者,肠胃之馁,有食物以饱之,乃可以果腹。愚者精神之馁,有学问以饱之,乃可以益智增慧。故,人不可一日不食,尤不可一日不学也。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石印印制。课文语言以文言文形式记述,言语精炼,课文断句以右下小圆点标注。课文记述现实生活中,人们都知道用食物来解决饥饿的问题,却不知道用学习来疗愈愚昧。书籍可以帮人们明辨是非,从更深更广阔的角度去思考分辨问题。同时,也讲明治愚比治饥更重要。
清末出版的“四言杂字”中录入关于读书的好处;“读书写字,听从先生。不怕愚拙,功到自成。读一卷书,受一卷益。读万卷书,变了气质。”文章讲述书不仅仅是一种求得知识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途径。通过阅读,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塑造自己的气质。书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培养思维能力、提升智慧、丰富情感世界、提高修养和素养,从而改变人的气质。因此,世人应该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让它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读书可以使人心神集中、杂念尽消、心平气和、神志安稳,从而有利健康;读书可以清心明志,教人明理,意境开阔、心情舒畅。一个人一生与书为伴,可以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更好地解决问题,不但提高判断力和决策能力。读书可以让人们更加有内涵,更加有深度,从而改变人的气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