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真本领•做到“一口清”----
上世纪职工技术竞赛的那些往事
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和源泉。劳动创造了财富,擎起了人类文明的大厦。熟练掌握一门劳动技术是谋生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和精力。多一项工作技能,就多一个发展机会。劳动技能是劳动者在长期劳动中刻苦钻研,精心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在劳动中发挥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凡的事业。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上世纪中后期南阳市第五届职工技术选拔赛获得“一口清”工种第一名,授予南阳市“职工优秀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荣誉证书中,感受那时广大职工勤奋拼搏,努力进取,练就一身真本领工匠精神。
所谓“一口清”,就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说起。1953年,总工会在全国职工中开展劳动竞赛,并先后开展了技术革新运动和先进生产者运动等活动,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当时北京百货大楼职工张秉贵响应时代号召,亲眼目睹作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的北百货大楼客流量大,加之物资相对匮乏,顾客通常要排长队等候。张秉贵便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所谓“一抓准”,就是指张秉贵一把就能抓准分量,顾客要半斤物品,他一手便能抓出5两;“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遇到顾客分斤分两买几种甚至一二十种糖果,他也能一边称糖一边用心算计算。经常是顾客要买多少的话音刚落,他就同时报出了应付的钱数。
这就是职工张秉贵练就的“一口清”和“一把准”的来历。自此,全国各地开展向张秉贵学习热潮。各地分别举办各类服务行业技能大比拼,特别是零售行业开展“一口清”劳动技能竞赛。南阳市已举办四届,该证书记录的是1988年举办的第五届职工技术选拔赛中,该职工获得“一口清”工种第一名,被授予南阳市“职工优秀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在现实生活和工作实践中,职工对本部门和本行业的实际情况要谙熟于心,对重要工作了如指掌,对最新政策法规信手拈来,这样的职工常常被称作“一口清”型人才。
随着科技发展,“一口清”在工作技能活动中,体现的不仅仅是业务过硬、本领过硬,更是责任过硬、作风过硬的工匠精神。只有在各种平凡岗位工作中,踏实肯干、深钻细研,精通业务、熟悉政策,不说外行话、多做内行事,才能掌握实情,做到情况心中有数、工作有的放矢,方可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技术创新,同时也增强团队精神和集体凝聚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