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是如何教育儿童分清莲藕的根和茎

(2024-04-25 19:44:09)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莲藕

荷花

根茎区分

分类: 教育史料
      古人是如何教育儿童分清莲藕的根和茎
        莲花,自古以来就受到民众的喜爱,有人爱它的颜值,有人爱它的品性。“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满池荷花,生机勃勃。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历代诗人不但赞美莲花(荷花)外在之美,更歌颂像莲花品德高尚的贤能之士。其实,莲全身都是宝,从莲叶到莲子,从莲蓬到莲藕、藕粉等都有很高的食用和医用价值。古人是如何教育儿童分清莲藕的根和茎

        生活中,民众总有分不清莲藕的根和茎,很多人认为莲藕是莲的根。那么,莲藕的根和茎到底如何区分呢?古人又是如何对蒙童少年进行莲藕的认知教育呢?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老课本中有关内容,解读那时人们的常识教育。古人是如何教育儿童分清莲藕的根和茎

        清末出版的初等小学堂国文课本第三册第三十六课课文题目“荷”。课文内容为:“种荷满池,夏季开花。母携儿,临池赏玩。儿指荷问曰:‘荷花何处为茎?何处为根?’母曰:‘荷茎埋于泥中,即藕也。’世人每以藕为荷根者,误也。藕有节,节间有细须,乃为荷根。”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传统阅读习惯印制,语言以文言文形式记述,言语简练,易于理解,课文断句使用小圆点标注。课文以母子观赏荷花时,以对话形式记述了民众误认为莲藕是莲的根,以此普及莲藕知识,使蒙童少年对日常生活中常见植物有确切了解。课文右上部配有插图,画图采用写实画技法,勾画出荷花、莲蓬、荷叶、莲藕、藕须等样子,以便小学生直观感受有关莲藕知识。古人是如何教育儿童分清莲藕的根和茎

        莲的茎分为一节一节,节间有须,须就是莲藕的根。这种教育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初级小学常识课本中也进行讲解,而且对莲藕的用途也给予详细解读。该时期第二册常识第二十九课课文题目是“水中的莲”。课文内容为:“莲,生在水中。他的茎横在水底的泥里,就是藕。到来夏天,生叶开花,都透出水面。藕可以吃,滋味很甜,制成藕粉,可以用开水调做食品。莲叶很大,像一把小伞;摘下来晒干了,可以包东西。莲花有红有白,清香可爱。莲子可以生吃,也可以晒干了,随时煮来吃。”课文以白话文形式,以两个页面对荷花的基本特征和用途进行形象直观解读。课文分别在右下、左上、左下以插图形式刻画出莲花、莲藕、莲子的形状,以及用途等。古人是如何教育儿童分清莲藕的根和茎

        莲藕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荷花的茎,最早在先秦时代郑国华夏族民歌《诗经•郑风》中有记载:“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其中有“荷”便代表有藕。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也是药用价值相当高的植物,它的根叶、花须果实皆是宝,都可滋补入药。用藕制成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的食品和滋补佳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