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枣推梨兄友弟爱----王泰少年时期谦和礼让的故事

(2024-02-27 19:40:29)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让枣推梨

王泰不争

修身老课本

分类: 教育史料
    让枣推梨•兄友弟爱----
王泰少年时期谦和礼让的故事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让梨这个流传千年的家喻户晓传统道德故事被选入儿童经典名著《三字经》历代传颂。谦和礼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种美德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蒙童少年。历史上谦和礼让的儿童事迹不胜枚举。南朝琅邪临沂人王泰,少年时期谦和让枣的故事和孔融让梨的故事被后人演绎成“让枣推梨”成语。 “让枣推梨”被用来形容兄弟间的友爱和礼让。让枣推梨兄友弟爱----王泰少年时期谦和礼让的故事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初等小学堂修身课本第六册第六课课文题目“不争”一文,解读少年王泰尊兄友弟礼让故事。该课文原文内容为:王泰幼时,祖母散果案上, 令群儿自取,群儿皆竞之,独泰不取。问其故,对曰:“不取,自当得赐,何必争耶。”让枣推梨兄友弟爱----王泰少年时期谦和礼让的故事

        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石印印制。课文语言以文言文形式记述,言语精炼,课文断句以空格标注。课文采用两个页面进行讲述。一个页面文字记述,另一个配以画图。插图以传统人物画技法,采用以实写意画法,描绘出王泰的祖母把一些枣和栗子散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自己拿着吃,别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在桌子上捡取,唯独王泰一个也不拿。画图中的王泰站在祖母旁边,等着其他孩子们争取之。其祖母不解,正在问王泰为何不取,王泰向祖母说出缘由。画图中王泰的祖母慈祥和蔼,小朋友们活泼可爱,王泰镇定自若,构成一派兄弟友爱和谐画面。让枣推梨兄友弟爱----王泰少年时期谦和礼让的故事

        该故事选自《南史•王泰传》:原文“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问之,答道:‘不取,自当得赐。’”讲述南北朝时期,王泰幼年时,祖母给他们分枣子和栗子,他不去参与争抢而是等他们拿完后自己再吃剩余的,诸兄弟们都认为他非常出奇。王泰长大成人,为人通达,性情温和稳重,办事稳妥。文献记载,王泰字仲通,琅邪临沂(今山东东南部)人。王泰喜爱藏书,祖父王昙首,幼有雅嗜,家有藏书甚多。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叔父王俭,是南朝齐著名目录学家。王泰自幼敏悟好学,亲自抄写图书2000余卷。梁天监元年(502)任秘书丞。自齐永元末年(501),后宫被火延烧秘阁,图书散乱,他上表给梁武帝,要求重新校订缮写。梁武帝欣而从之。由他对当时的官府藏书进行了初步整理。天监二年(503)以后,由任昉任秘书监、殷均任秘书丞,均参加了秘阁四部图书的校订工作,他们编撰有《文德殿目录》,此目录将术数之书,专列为一部,因此梁有五部目录。不久,他转任中书侍郎,掌吏部,转黄门侍郎、吏部尚书,改除散骑常侍,左骁骑将军,未拜卒,谥夷。让枣推梨兄友弟爱----王泰少年时期谦和礼让的故事

        孔融让梨、王泰让枣,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在推让之间却闪耀着动人的火花。这种友爱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应该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发扬“让枣推梨”的好风尚,让整个社会都充满友爱之风、和谐之风、温暖之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