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品、商人和商业文化

(2024-02-21 19:27:01)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商品

商人

商业

分类: 商品贸易文献
        商品、商人和商业文化
        我国商业发展历史非常悠久,古代商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兴起,为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先商时期就开始兴起,初步发展于秦汉时期,到了隋唐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清时期是我国商品经济较为发展的时期,此时已有资义萌芽,是商业最鼎盛的时期。商品、商人和商业文化

        我国古代社会职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古人认为社会地位最高的是为官,就是“士”。农耕文明社会农业非常重要,第二位就是“农”。接下来是作坊的技工,就是“工”。地位最低的就是商人,也就是“商”。 无农不强,无商不富,自古以来,商业便是有效整合社会生产资源的最佳粘合剂,为促进物资交互、避免生产浪费、增加社会财富。商品、商人和商业文化

        古人非常注重商业学习教育,并在各个时代文献中皆有教育内容记载。到了清末民初,初级、高级小学教科书中关于商业和商贸知识有所大量增加,以丰富小学生商品贸易常识。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有关清末民初的有关课文内容,感受那个时期社会生活面貌。商品、商人和商业文化

        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常识课本第二十七课,课文题目是“我帮爸爸做买卖”。课文以插图形式刻画出一爿商店中,课文中的“我”正在柜台里做起了小小售货员,正在向前来购物的顾客介绍物品。“我”的爸爸在商店里边正在算账,记录账簿。课文整个画图紧紧围绕“我帮爸爸做买卖”而绘制。做买卖,又名做生意,是商业活动中的一种。生意,通常指的是商业经营活动,通过某种商业方式,以经销、零售等方式从事商业活动,以获取商业利润。买卖是一个个体的行为,而生意是一种商业活动。商品、商人和商业文化

        关于“商”,清末初等小学常识课文第三十七课课文题目就是“商”。课文内容为:日用之物,或出于农,或出于工。若无待于商者,虽然农工所出,常因地而异。凡日用所需,若布帛以为衣,若粟稷稻粱以为食,若金石木材以为宫室。为器具,固非一地之农工所能备也,惟有商以转输之,乃能取四方之物,集于一地,用物者无待远求。。。。。。课文非常直观以举例形式讲解商品、商人、商贸的重要意义。商品、商人和商业文化

        关于“商业”,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高级小学常识课本第一课课文题目就是“商业的意义”。课文内容为:“普通人往往认为商业就是贩卖物品,这样解释,固然不错。但是,我们要知道贩卖物品须有继续不断的意思,才算是商业。若是偶然出卖物品,只能说把物品卖掉了。。。。。。但是,虽有继续贩卖物品的实事,而目的不在盈利,这也不能算商业。。。。。。商业就是持续贩卖,而且以盈利为目的。”课文讲述了商业的目的是通过交换和交易实现利润。商业活动是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这是商业的本质。商业通过生产、销售、服务等方式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并通过交换和交易来实现利润。商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同时也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商品、商人和商业文化

        清末的识字课本分别对“商”“贾”“贩”以图文形式进行注解。如“商”,做买卖的人叫做商。商是把农工两家的货物,销运各处。若是没“商”。货物哪里能够流通,洋人商业把商看得很重要。何为“贾”?本是姓贾的贾,用做商业就是“gu”。贾,也是做生意的人。往来贩运货物的叫商,坐地进货的称为“贾”,如图中坐在商铺里进行贩卖。何为“贩”?做小本生意,随买随卖。这类人就是民众所说的小商小贩,是指那些以小本经营商品买卖活动的个体劳动者。这些人通常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有限的资本,如小量本钱、简单的运输工具或店铺等,从事商品购销活动。小商小贩的活动形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固定售货和流动贩卖,他们经常在城市或农村中走街串巷,方便群众生活,有时也跨业兼营。这些经营者的工作条件和收入状况各不相同。商品、商人和商业文化

        总之,我国古代商业文明是一幅千年历史的画卷,是中华民族文明漫长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不仅是商品交换的手段,更是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些商业的概貌和特点,如同一颗闪烁的明珠,吸引着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以及文化研究者进行发掘研究,为现代商业发展繁荣寻取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