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贪得无厌望洋兴叹----戒贪是人生最大智慧

(2023-12-14 18:31:39)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戒贪

虎扑兔

修身老课本

分类: 教育史料
        贪得无厌•望洋兴叹----
        戒贪是人生最大智慧
        纵观历史,作为君子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中稍有贪心、贪念、贪行发生,小则损害自己的名誉形象,让自己处世艰难;大则使人走向痛苦,走向灭亡。贪是一种欲望,贪是人的天性。一个有志向的人是不会为因贪小而失大。小贪不止,必成大贪,因此,古人倡导戒贪要从蒙童少年抓起。
贪得无厌望洋兴叹----戒贪是人生最大智慧

        现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民初出版的初等小学修身课本中有关“戒贪”的课文,解读戒贪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最大智慧。民初初等小学生国文教科书第三册第二十四课课文题目是“戒贪”。课文内容为: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课文采用传统自上而下、自右至左阅读习惯石印印制。课文语言以纯文言文形式记述,词句简练,语言浅显,较易理解,断句以虚实小圆点标准。课文上半部分以文字记述,课文下半部分配有插图直观介绍。画图中一少年正在伸手取放在桌子上瓶内的糖果,由于瓶口小,少年手里抓的糖果较多,导致手卡在瓶口不能出,心里越急,则手卡的越紧,就疼痛不已。站在一旁的母亲指出其贪心太重,如果少拿一点,也不至于手被卡住。主要原因是贪心不足造成的。该课文以小学生常见的日常事情作为现身教育,旨在教育引导蒙童少年戒除贪心贪念,方可走正人生道路。贪得无厌望洋兴叹----戒贪是人生最大智慧


         民初初等小学生国文教科书第二册第二十二课课文题目仍然是“戒贪”。课文以寓言形式讲述老虎贪心不足造成一无所得的故事。课文内容为:虎扑一兔,将得之矣。忽瞥见一鹿,乃舍兔逐鹿。鹿行速,虎追之不及。及返,则兔亦逸去。虎一无所得,大失所望。课文仍然采用传统自上而下、自右至左阅读习惯石印印制。课文语言以纯文言文形式记述,词句精炼,语言厚重,易于理解,断句以空格形式。课文使用两个页面讲述该寓言故事。上半部分以文字记述,下半部分配有插图。插图中的老虎威猛无比,在山间奋力追扑一只野兔,小野兔拼命往前跑,眼看就要被老虎抓到。突然窜出一头梅花鹿,老虎立即放弃抓扑兔子,转身追扑梅花鹿。可惜呀!孰料梅花鹿飞速逃遁,老虎再奋力追及已望尘莫及。没办法回头又去抓扑小兔子,结果小兔子早已不见踪影。老虎一无所获,大失所望,望洋兴叹,后悔不已。该课文以寓言形式讲述老虎贪心不足,贪大弃小的心态作祟,结果一无所得,只好望天长叹,万念俱灰。贪得无厌望洋兴叹----戒贪是人生最大智慧

        《论语•里仁》篇,孔子曰:“逐二兔,不得一兔。”其意为追逐两只兔子,连一个都得不到,原因是目标分散,精力与体力分散,没有毅力,没有坚持到底,结果就是零,一无所得。《淮南子•说林训》有“逐鹿者不顾兔。”意思是追赶鹿的人,没把兔子看在眼里。毕竟兔子的价值没有鹿的价值大。这个道理老虎自然知道。该寓意故事综合了两篇经典名著内容,讲述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戒除贪心是理智之人的一记箴言,对于蒙童少年教育是最好的题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