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容镇静沉着应对----古人那些遇事不焦急恐慌的故事

(2023-11-16 18:43:21)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蒋琬沉稳

韩琦无惧

修身老课本

分类: 教育史料
        从容镇静•沉着应对----
 古人那些遇事不焦急恐慌的故事
        遇事不急躁,在困境中不慌乱,不感情用事,善于从容破局,是一个人品格修养的重要表现。只有内心安定清静,专注走好面对的路,则万事不惑,万事可破。历史上,这样的人物被历代树为典范,供后世传承学习发扬。从容镇静沉着应对----古人那些遇事不焦急恐慌的故事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修身老课本中记载的有关古人那些遇事不焦急恐慌的故事中,感受古人从容镇静,沉着应对的魄力和境界。
        清末初等小学堂修身课本第九册第二十课题目是“沈著 (沉着的繁体)”,课文通过三国蒋琬、宋代韩琦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事迹讲述沉着的重要意义。课文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石印印制。课文语言以文言文形式记述,言语精炼,易于理解,句逗以小圆点标注。课文以一个页面讲述故事,一个页面配画插图。插图以传统人物画技法,分上下两半部分。上半部分讲述蒋琬临朝沉着稳重,下半部分讲述韩魏公面对刺客直言面对,临危不惧场面。从容镇静沉着应对----古人那些遇事不焦急恐慌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内容为:诸葛亮卒,以蒋琬为尚书令,俄而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课文讲述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当时诸葛亮刚刚去世,远近之人都感到危惧。蒋琬出类拔萃,位处百官之上,既没有忧伤的表情,又没有欢喜的脸色,言谈举止如同平常一样,于是众望渐服。从容镇静沉着应对----古人那些遇事不焦急恐慌的故事

        文献记载,蒋琬年少时好学,聪明过人,仪态轩昂,气度不凡。青年时与表弟刘敏因才学而知名当时。后跟随刘备,刘备平定蜀地后,蒋琬被任命为广都县县长。刘备、诸葛亮等人出巡至广都县时,发现蒋琬令政务不理,且沉醉不醒。刘备勃然大怒,要将蒋琬加罪处死,诸葛亮劝刘备说:“蒋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望主公明察。”刘备素来敬重诸葛亮,于是将蒋琬免罪,但还是将其罢免。从容镇静沉着应对----古人那些遇事不焦急恐慌的故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调蒋琬入朝廷任尚书郎。建兴元年(223年),后主刘禅即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辟蒋琬为东曹掾,又举他为茂才,蒋琬谦逊不受,一再推荐刘邕、阴化、庞延、廖淳。诸葛亮再三勉励,在给他的文告中说:“如果为了避亲故而舍弃了有德之人,就会使百姓遭受苦难,众人既然于心不安,确实又使内外官员不明其中道理,你应当尽力施展才能,以此表明这种选举是公正慎重的。”后迁为丞相参军。建兴八年(230年),蒋琬接替张裔担任丞相长史,加抚军将军。诸葛亮每次征伐,蒋琬常筹集粮食,组织运输,补充兵源。诸葛亮常说:“蒋公琰忠心耿耿,雅量宽和,应该与我一起复兴汉室。”诸葛亮于是密表刘禅:“臣如果出了什么意外,军国大事可以全部交给蒋琬。”从容镇静沉着应对----古人那些遇事不焦急恐慌的故事

        第二个故事内容为:韩魏公琦驻临安,有人夜携匕首至卧内,遽搴帏帐,魏公问:“谁何?”曰:“某来杀谏议。”又问曰:“谁遣汝来?”曰:“张相公遣某来。”盖是时也,张元夏.” 魏公复就枕曰:“汝携予首去。”其人曰:“某不忍,愿得谏议金带,足矣!”遂取带而出。明日,魏公亦不治此事。俄有守陴卒报城橹上得金带者,乃纳之。时范纯祐亦在延安,谓魏公曰:“不治此事为得体,盖行之则沮国威。今乃受其带,是堕贼计中矣。”魏公握其手,再三叹服曰:“非琦所及。”从容镇静沉着应对----古人那些遇事不焦急恐慌的故事

        课文讲述:宋朝康定年间,韩琦为了抵御西夏元昊的侵犯,带领四路军马讨伐,部队驻扎在延安。夜里忽然有人拿着匕首来到韩琦的卧室,用力掀开床上的帏帐。韩琦问道:“你是什么人?”对方回答道:“我来刺你。”韩琦又问:“是谁派你来的?”对方回答说:“是张相公派我来刺你。”当时,张元在西夏正在执政。韩琦重新躺下来,从容地说:“你把我的人头拿去吧!”那个人说:“我不忍心杀你,只要把你的金带拿走就行了。”于是刺客拿走了韩琦的金带。第二天,韩琦也没有处理这件事。过了一会儿,守城墙的士兵报告说,在城楼上捡到一条金带。韩琦于是收回了金带。当时范纯祐也在延安,他对韩琦说:“你不处理这件事是十分得体的,如果处理了,就会有损于朝廷的威望。现在你承认了金带,就证明敌方拿到了主帅的东西,却是中了敌人的奸计了。”韩琦握着他的手,再三佩服地说:“这不是我韩琦所能想到的。”从容镇静沉着应对----古人那些遇事不焦急恐慌的故事

        蒋琬在诸葛亮去世后,远近之人都感到危惧。蒋琬既没有忧伤的表情,又没有欢喜的脸色,言谈举止如同平常一样,于是众望渐服。西夏刺客登上了韩琦的床,却没有下手,或许是仰慕韩琦的人品,但是带走他的佩带,张扬于外,也足以扰乱军心。韩琦没有处理张扬,自然是明智的。人格的感召力量是巨大的,但是这种力量却是平日里悉心积累而成的沉着冷静,自若持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