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心善爱为民造福----古代那些做公益的往事

(2023-11-15 18:45:42)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公益

修身老课本

蔡挺植树

分类: 教育史料
        慈心善爱•为民造福----
       古代那些做公益的往事
        慈心善爱融真情,爱心举动永传颂。中华民族是一个大爱无疆的伟大民族。自古至今,社会生活中处处闪现着慈心善爱,如修桥铺路、捐资助学、绿化荒山等等为民造福,不求回报的个人和社会团体。他们的慈心大爱温暖了历史的天空,并世代传承发扬。慈心善爱为民造福----古代那些做公益的往事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初等小学堂修身老课本中有关公益故事,解读古人的宽博胸怀。清末出版的新制初等小学堂第十三课题目就是“公益”。课文讲述南岭“五岭”之一大庾岭,南下至广州路途遥远荒凉,沿边没有什么居民,往返都没有什么荫蔽之处。蔡挺之兄蔡抗当时为广东转运使,于是兄弟二人商量,让百姓在沿路两边种植松栢树,以便于赶路的人休息。课文原文内容为:“大庾岭下,路途遼远,夏时日光酷热,冬日狂风暴烈,行人苦之,蔡挺乃令民夹道树松柏,以蔽酷暑严寒。民感之。”该课文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石印印制。课文语言以文言文形式记述,言语简练,易于理解,句逗以小圆点标注。课文上半部分配有插图,插图采用传统人物画技法,画出蔡挺在大庾关山路边查看老百姓植树的场面。画图中的蔡挺,一副儒雅气质,正在植树的两个民众头戴斗笠,挥锨植树,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文献记载:蔡挺(1014年-1079年)字子政,一作子正。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人,蔡抗的弟弟,宋代词人。 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蔡挺中进士,授虞州推官,历陵州团练推官,通判泾州、鄜州,知博州。改开封府推官、提点府界公事。皇祐中,起知南安军,提点江西刑狱。英宗即位,除陕西转运副使、知庆州,兼环庆路马步军都总管经略安抚使事。治平四年(1067年),知渭州,防御西夏有功。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拜枢密副使。七年(1074年),出判南京留司御史台。元丰二年(1079年)卒,年六十六岁。蔡挺虽为武将,然善歌词。其得神宗召用,即与写词为神宗所知有关。《全宋词》据王明清《挥麈录》馀话卷一录存其《喜迁莺》一词。
        课文所说的大庾岭,即庾岭要塞,是汉武帝时庾胜将军筑台的要塞和唐代张九龄在梅岭建立的梅关。《南康记》说横浦关离“南野县大庾岭三十里”就是称要塞部分。后来以之称呼大山和山脉。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一路跋山涉水,在翻越大庾岭时不由发出“人苦峻极”的感叹。那时的山路还是五百年前秦始皇南征百越时修出的便道,仅可通人,车马货物均被拒之山外。于是张九龄上表玄宗请开大庾岭路,主持修建了这条全长数十公里的古代京广线,南北交通自此大为改观。北宋年间,蔡挺蔡抗两兄弟各自代表江西和广东,在前人基础上完善驿道沿途设施,种上更多松树、柏和梅树,也开启了后人在驿道种植梅花的传统。待蔡氏兄弟在分水岭会面时,他们正式把这道三个世纪的关卡命名为梅关,自此扬开了梅关古道的盛名。如今在驿道旁随处可见古松参天,层峦叠嶂间更显层次。
慈心善爱为民造福----古代那些做公益的往事

        清末初等小学堂修身课本第六课,同样是“公益”为题目,讲述刘颇舍去七八千贯钱,买下瓦罐并全部推到了山崖下,解决山崖拥挤问题,以便民众顺利通行。课文仍然采用传统自右至左、自上而下阅读习惯印制。课文语言以文言文形式记述,言语凝练,句逗以小黑点标注。课文右下部分配有插图,插图采用传统人物画技法,画出夜幕下,山崖上堵车情景,刘颇命人取钱买下瓦罐,疏通道路,既避免了商人的损失,疏通道路,又使山间的民众免受野外露宿严寒之苦。
慈心善爱为民造福----古代那些做公益的往事

         课文内容为: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直几钱?”答曰:“七八千耳。”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须叟,车轻得进,众乃按次前行。课文讲述在渑池的道路上,有一辆满载瓦罐的车子堵住了狭窄的路道。当时正值天气寒冷,路上覆盖着冰雪,又险峻又湿滑,车子和人马进也不能,退也不能,进退两难。天色已近傍晚,行路的官员和商客成群结队,车马几千,排列拥挤在后面,但没有一点办法。这时,有一个名叫刘颇的人,骑着马挥鞭赶来,问道:“车上的瓦罐一共值多少钱?”赶车的人回答说:“共值七八千贯钱。”刘颇立刻打开行囊取出细绢交给那个赶车的人,又叫自己的童仆登上车子,弄断捆绑瓦罐的绳子,把瓦罐全部推到了山崖下。一会儿功夫,车身变轻能够前进了,大家轰然叫好而纷纷向前。
        这两篇关于公益内容的修身课文,旨在教育蒙童少年树立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无私奉献,以爱心善举唤醒良知,唤醒善良,唤醒每一个人心底的爱,传递爱,传播正能量,让需要帮助的人心里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友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