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蒙教育的典范----《吕氏童蒙训》

(2023-09-01 20:13:20)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南阳文献

童蒙训

家风家训

吕氏蒙童训

分类: 教育史料
        童蒙教育的典范----《吕氏童蒙训》
         我国的传统童蒙教育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教化标准,以明伦、修身、守礼为训导。历代重视童蒙的道德养正,进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目的。家风、家训是中华家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重大贡献。更对童蒙教育起到基础补充作用。童蒙教育的典范----《吕氏童蒙训》

        在众多的家风家训以及童蒙教育文献中,尤以《吕氏童蒙训》更佳。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同治版《吕氏童蒙训》为实本,解读所蕴含的儿童教育思想。通过其教育理念,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将其运用到解决儿童教育领域问题的过程中。童蒙教育的典范----《吕氏童蒙训》

        《吕氏童蒙训》又称《童蒙训》,宋代吕本中撰。《童蒙训》的宗旨是为了光耀门庭,使祖宗的德业能流芳千古,并以此勉励自己的后人,是传统社会讲究的孝道的核心。《童蒙训》是吕氏家塾训课之书。所记有师友遗闻及立身处世、读书仕宦之要,多为宋儒有关修身、治学、从政的言论。所载自立身、行己、读书、取友、抚世、酬物,仕州县、立朝廷,纲条本末,皆有稽据,大要欲学者反躬抑志,循序务本,切近笃实,不累于虚骄,不骛于高远,由成己以至成物,岂特施之童蒙而已哉,虽推至天下国家可也。童蒙教育的典范----《吕氏童蒙训》

        该书作者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高祖吕夷简、曾祖吕公著皆位至宰相,祖父吕希哲哲宗朝作过崇政殿说书,父吕好问官至尚书右丞。吕本中早年以荫入仕,徽宗朝做过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大名帅府干官等,召为枢密院编修官;钦宗靖康初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赐进士出身,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权直学士院等,绍兴八年,以反对和议,忤秦桧,罢官奉祠,卒。是两宋之交的著名道学家、诗人和诗论家,著述丰富,《童蒙训》是其中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童蒙教育的典范----《吕氏童蒙训》

      《童蒙训》共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本中有《春秋集解》,已著录。本中北宋故家,及见元祐遗老,师友传授,具有渊源。故其所记多正论格言,大抵皆根本经训,务切实用。於立身从政之道,深有所裨。中间如申颜、李潜、田腴、张琪、侯无可诸人,其事迹史多失传,赖此犹可以考见大略。固不仅为幼学启迪之资矣。考朱子《答吕祖谦书》,有舍人丈所著《童蒙训》极论诗文必以苏黄为法之语,此本无之。其他书所引论诗诸说,亦皆不见於书内。故何焯跋疑其但节录要语而成,。由伏羲迄宋神宗,每条后间附论断。自上古至汉、唐二卷,自宋太祖至神宗六卷。於宋诸帝叙述独详,盖亦本法祖之意以为启迪也。祖禹初侍哲宗经幄,因夏暑罢讲,即上书论今日之学与不学。。。而力陈宜以进学为急。又历举人主正心修身之要,言甚切至。史称其在迩英时守经据正,献纳尤多。又称其长於劝讲,平生论谏数十万言,其开陈治道,区别邪正,辨释事宜,平易明白,洞见底蕴,虽贾谊、陆贽不是过。童蒙教育的典范----《吕氏童蒙训》

        今观此书,言简义明,敷陈剀切,实不愧史臣所言。虽哲宗惑已非原本。然删削旧文,不过简其精华,除其枝蔓,何以近语录者全存,近诗话者全汰?以意推求,殆洛、蜀之党既分,传是书者轻词章而重道学,不欲以眉山绪论错杂其间,遂刊除其论文之语,定为此本欤。该书贯穿了“忠孝、仁爱、修身、勤学”的思想,教导后人要注意文明礼貌、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虚心好学、去恶存善、修身治家、教育子女等等。全书语句通俗,深入浅出,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直到现在还广为引用。童蒙教育的典范----《吕氏童蒙训》

       儿童年纪尚幼,训理性文字对他们道德良好发展的教育作用较小,但是《童蒙训》中榜样示范式的道德教学却是相对易于接受的。《童蒙训》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范进行详细论说,对儿童应该如何对待双亲、长辈等案例的阐述详明而真实,对自身的道德修养问题以及待人接物问题也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在我国数量众多的家训中,其道德教育一直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优秀吕氏家训,让家风、家训传承深入到千家万户,代代相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