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朴厚重·典雅灵动----从医圣文化园“四灵”谈起

(2023-08-17 20:20:40)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南阳文献

谢总喆

医圣祠

四灵

分类: 教育史料
               古朴厚重·典雅灵动----
           从医圣文化园“四灵”谈起
         医圣张仲景墓祠纪念地“医圣祠”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坐北朝南,为仿汉建筑群建筑风格。大殿则为清代四合院式砖木建筑。医圣文化园总占地面积约七百亩,整体建筑以红黄为主色调,金色的琉璃瓦屋顶,红色的围墙及大柱子尽显雍容华贵、恢弘大气、雄伟壮阔、气势磅礴、宏大辉煌,是中式建筑敦厚典雅的体现。古朴厚重·典雅灵动----从医圣文化园“四灵”谈起

          已建成的医圣文化园四周围墙分别以“四灵”形象装饰。四灵源于远古神话,起初称为"四象",指水、火、木、金分布四方之象。《易•系辞上》说:“两仪主四象”,两仪即阴阳或天地。在上古,表示天空、东南西北四大区星象是用东龙,南鸟,西虎,北龟蛇(武)四组动物。四灵最初出现在《山海经》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四种精神象征,代表了四种动物: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这些灵兽在我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涵盖范围包括风水、历法、医学、教义和神话等领域。古朴厚重·典雅灵动----从医圣文化园“四灵”谈起

         医圣文化园四周院墙上墙垛采用汉阙形制。汉阙借鉴了木结构砖石阙的外形像,其上面以金色筒瓦板瓦、瓦当、滴水等建筑材料覆顶,古朴典雅,富有特色。每个汉阙中部以四灵形象装饰,四周院墙分别以四灵指引。青龙代表东方,是我国传说中的守护神之一,具有天权的象征。白虎代表西方,代表虎威、勇气和力量。朱雀代表南方,是我国四灵之首,象征着吉祥、荣誉和繁荣。玄武代表北方,代表山水之灵,掌管着“水道物神”。古朴厚重·典雅灵动----从医圣文化园“四灵”谈起

         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或苍龙; 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 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 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
古朴厚重·典雅灵动----从医圣文化园“四灵”谈起

          这四组动物,也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灵。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五行学说五行学说盛行,根据《黄帝内经》五行与五色的搭配关系,木为青色,为木叶萌芽之色 ,代表东方;火为赤色,为篝火燃烧之色,代表南方;土为黄色,为地气勃发之色,代表正中;金为白色,为金属光泽之色,代表西方;水黑色,为深渊无垠之色,代表北方。所以四象也被配色成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两汉时期,四象演化成为民众所信奉的神灵,故而四象也随即被称为四灵。古朴厚重·典雅灵动----从医圣文化园“四灵”谈起

        南阳医圣祠南大门两边采用子母汉阙,登上九级踏,迎面而立的就是一对高大雄伟的子母阙,门阙既可登高望远,又是权威的象征,阙身下面镶嵌着一对朱雀,西南而立,展翅欲飞,象征着方位和吉祥。在宏伟壮丽的金黄色琉璃瓦的映衬下,正门上方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更加显得庄严肃穆。朱漆大门上装饰着世界上最大的辅首衔环,重约三百斤的青铜"辅首衔环",象征着雄伟和威严。新扩建的医圣祠文化园四周围墙上的四灵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方位。《礼记·曲礼上第一》卷一说:"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其疏曰:"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古朴厚重·典雅灵动----从医圣文化园“四灵”谈起

        四灵形象在古代宫殿的瓦当之上常用。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是我国人民所喜爱的吉祥物。这四组动物,也是古代我国神话中的四方之神灵。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四神有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它们既有沉稳厚重之感,又呈空灵飘逸之势,是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珍品。医圣祠文化园院墙之上的四灵形象,选用汉代瓦当之上四灵规制,以纯白色浮雕而成,既厚重沉稳,有灵动飘逸,与红墙、金瓦、蓝天、白云、绿树相映成趣的和谐美感。古朴厚重·典雅灵动----从医圣文化园“四灵”谈起

        四灵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又有驱邪除恶,镇宅吉祥的含义,又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在建筑上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充分彰显出华夏民族历史文化深奥和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