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塔拱秀越千年----木板漆画上的余杭双塔赏析

(2023-07-20 21:54:58)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木板漆画

双塔拱秀

余杭古塔

分类: 教育史料
             双塔拱秀越千年----
     木板漆画上的余杭双塔赏析 
        文明古老,历史悠久的余杭,从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置会稽郡设余杭县算起,已有两千余年闻名历史。余杭作为江南双千年古镇,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不胜枚举,诸如双塔耸秀、通济桥、水城门、古井香桥等。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老木板“双塔拱秀”漆画,解读古镇余杭的历史文化遗存,领略老余杭的文化古迹和灵山秀水。双塔拱秀越千年----木板漆画上的余杭双塔赏析

        该木板漆画整体以长方形覆斗式构图,覆斗顶面四周起阳线,四个角以菱形倭角,给人一种稳重而又灵动感觉。阳线内整体施以漆黑底面,开光部分采用扁菱形上下尖內凹几何形图案,阴线勾列出形状,阴线施以朱漆和金漆,以烘托名将双塔拱秀景象。该木板漆画整个画面以朱红、金色、粉白、蓝绿等暖色基调刻画,勾列双塔结构外部形态,画工笔兼写意为主,重点突出远山近景双塔、拱桥、花草树木等形象。 整个板面涂墨漆地,用粉白漆勾线条,色彩非常浓艳,笔法细腻,沧桑的笔调、绚丽的重彩,点染余杭的历史画卷,荟萃余杭的人文涵养,历久弥珍。漆艺是我国古人引以为荣的发明,也是东方文化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技艺之一。其蕴含着渊博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审美与才情。“漆”是漆树上流下来的漆液,有着千年不腐特性。大漆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国漆”,也是世界公认的涂料之王。漆液粘稠,不易作画。我国古人在数千年前就掌握了漆艺,还将“漆”纳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华文明史中漆器将古代精彩的瞬间原汁原味保留下来,至今仍然在传承应用。双塔拱秀越千年----木板漆画上的余杭双塔赏析

        塔在民众心目里是一种风水、指航等的象征,通过建塔,可以期望镇压妖邪,使当地的风水更加旺盛。塔的象征寓意非常丰富,不同的塔还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在众多的塔中,文昌塔非常的有名,被人们视为一种功成名就、事业进步的象征,可以让人们在考试的时候,文思泉涌,获得非常好的成绩。苕溪南之安乐山顶上为安乐塔,俗称天宝塔;溪北地上为舒公塔,俗称地宝塔。双塔隔溪遥相对峙,镇锁着苕溪这条桀骜不驯的蛟龙,一高居山巅,一雄镇溪边,形成“双塔耸秀”景观,平添不少诗情画意。安乐塔始建于五代。相传吴越王之子钱锷,养病于余杭而愈,便在原来狮子山顶兴建宝塔,取名安乐塔,狮子山由此改名为安乐山。安乐塔原为六面五层,明董钦增葺塔级七层其颠置顶。清乾隆庚寅年邑人潘琦董修塔,有铁顶,后为龙阵摄去。清嘉庆甲子年邑人醵赀再修铸顶补之,1921年塔顶遭雷击损坏,后修复本来面目。
         舒公塔,俗称地宝塔、雄宝塔,位于南苕溪北岸。据载,明万历年间县令舒兆嘉为镇苕溪水患而建。舒公塔原为一座阁楼式方形砖塔,现仅存砖身,塔内中空,四面七层,东西开门。塔原先架有木结构阁楼,塔内沿壁有木梯可登五层,因年久失修,楼梯腐蚀破烂,现今木结构荡然无存。塔每层都有四角挑檐,塔檐采用菱角牙子出檐,檐下用墨绘有斗拱。为使塔稳定结构,每层开窗有真假二式,交替出现。从塔内仰望,可见四、五层塔窗两侧有灯龛。塔顶置铁葫芦塔刹。在塔内、外裸露的青砖上,有部分砖的边缘有铭文为五字,不知何意。舒公塔,保存基本完好,原先塔身略斜,修葺时用“沉井纠偏法”扶正,此塔对研究杭州地区明代砖塔功能、结构等具有一定的价值。双塔拱秀越千年----木板漆画上的余杭双塔赏析

       塔的形式非常的多样,有亭阁式塔、座式塔、楼阁式塔、五轮塔等形式,构成了非常具有东方特色风格的建筑。塔材料由木材、陶瓷、金属、砖石等,是风水中不可或缺的建筑。作为景观,人们通过登塔远眺,可以为人们带来豁然开朗的美好景象,满足人们的心愿,被人们所喜爱。作为指导航向,为水路旅行的指向性建筑,许多临海而建的塔都成为航海的地标,而建于山顶的塔对陆路交通也起到一定的指向作用。塔作为旅游景点存在并非现代特有的现象,明清之际居民便有在重阳节登上宝座塔赏景的传统。古老的双塔拱秀给民众留下美好记忆和各种祈福的载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