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献中记忆1965年高考往事----
专业政审·服从分配
我国高考制度创立于1952年。1952年在高校招生考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是高考制度的基本框架定型,成为新旧招生制度的分水岭,标志着我国“高考时代”的开始。1965年高考是高考完备制度推行的最后一年。自1952开始到1965年期间的14年,高考作为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规模虽不似今,但也极具社会影响,成为那一代人集体记忆。
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1965年南阳地区方城县高考应届考生特殊专业政审资料以及申请报考书等文献,解读那些特殊印记的高考往事。皇粮国税博物馆自民间征集的这批高考文献史料来自1965年方城县第一中学高中部。按照当时高考制度规定,一些机密专业报考需要严格的审核,当通过层层审核之后,在其档案上批注“可以录取”。审查结果内容分为:学校审查标记、县审查标记、考区审查标记、省招委审查标记四级审查。审查通过之后皆加盖专用印章。新中国的考试制度规定必须通过政审。政审不能过关,则也就失去了考试权利。按政审结论基本分为四类:1.可录取机密专业;2.可录取一般专业;3.降格录取;4.不宜录取。
文献记载:1952到1965年,每年考生数多为30余万,1965年为35万,14年考生数总和也不过382.6万人;录取率高的年份,1958年为96.9%,1952年为90.35%,最低的年份1962年为27.43%,1963年为33.36%,特殊时期前最后一次高考的1965年的录取率为46.92%。之后国家废除高考,实行工农兵大学生招生。1959年和1960年全国统一高考时间为7月20—23日。1961年、1962年、1963年后一年全国统一高考时间为7月15—17日。1965年全国统一高考时间为7月10—12日。考试科目分为:语文,常识,政治,数学,化学,历史、物理,外语。1965年的考试科目和时间安排是:7月10日(星期六)7时30分至9时30分本国语文,下午3时至5时政治﹑常识;7月11日(星期日)7时30分至9时30分数学,10时至11时40分历史,下午3时至5时化学;7月12日(星期一)7时30分至9时30分物理,10时至11时40分语文(二),下午3时至5时外语。1965年高考总分是600分,该文献赵同学高考成绩很好,达到461分。根据史料查询得知,1965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在400分左右,各省不一。1965年同济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为412分。1965年广东高考本科录取分数线是410分。赵同学461分足可以上较好大学。
1965年高考报志愿是在考试前的半月由学校组织的填报,共两张表,可以分别填写10所高校。一张是重点大学,一张是普通大学。赵同学两个表格填满,重点大学类,报考有:北大学、南开大学、北中医学院等等;普通大学包括河南医学院、南京气象学院等十所大学。赵同学在“如果你未能录取以上志愿,是否服从组织分配其他学校和专业”一栏,填写“服从组织分配”。赵同学考得461分,幸运被南京气象学院录取。其他十九个不录取大学皆以斜条印章加盖,以此区分录取学校。南京气象学院前身是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设立于1960年,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965年8月中旬以后发放录取通知书,没有录取考生寄发未录取通知书,就是落榜通知书,鼓励青年继续奋发图强,为社会主义作出不同岗位卓越贡献。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一个花甲已过,当年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作出各自努力。如今已是银发飘飘,再忆往事,青春年华的奋斗足迹依然闪闪发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