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题巧作·获隽抡元----清代科举利器《五经楼重订小题拆字》赏读

(2023-06-05 20:48:37)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五经楼

小题拆字

科举文献

分类: 科举文献
                  小题巧作·获隽抡元
-----清代科举利器《五经楼重订小题拆字》赏读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代孟郊四十六岁科举高中进士后,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酣畅淋漓地抒写进士及第之后的得意之态,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其诗作《登科后》中这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更是天下读书学子追求科举功名的梦想和荣耀。小题巧作·获隽抡元----清代科举利器《五经楼重订小题拆字》赏读

       考取功名是古往今来所有学子的最终目的,十年寒窗,青灯黄卷,砚田苦耕,为的就是那一朝金榜题名。由于科举制度把读书、应试和做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学子们在孜孜不倦求学问过程中,总会访拜名师,或聘请考中功名的才子传授经验。也不惜重金购置科举参考书籍,寻求技法,早掇芹香,连中三元,光耀门庭。随着明代中期刻板印刷业的全面兴盛,明清时期科举教辅书市场也发达起来,犹如今天一样,不同种类的高考辅导书,刻板印刷坊肆,教辅书商等等形成了产业链一条龙。小题巧作·获隽抡元----清代科举利器《五经楼重订小题拆字》赏读

         科举参考书籍在清代中晚期,几乎是读书人案头必备品,这些书坊出版大量专供应考士子使用的应对科举考试的参考书籍,囊括科举考试范文、教授作文技法及应试技巧等等内容。皇粮国税博物馆在征集地方区域社会生活文献史料时,自南阳民间征得一批清朝中后期宛北王氏家传科举应试参考书籍,其中一册是乾隆四十四年(己亥年、公元1779年)文英堂梓行的《五经楼重订小题拆字》。该书原刻本系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年)春梓行,时隔四十四年又重订,由东昌府文英堂梓行。小题巧作·获隽抡元----清代科举利器《五经楼重订小题拆字》赏读

         五经楼重订小题拆字,采用刻板与木活字相结合方式出版,竹纸墨印,其字口清晰,部分文章有阅者朱笔批点及墨色点画重点字词句。重订此书由刘介锡、冯六璧两先生鉴定; 武阳山仲甫及子琏、又盙编辑,其孙子受阅;山仲甫之弟平甫、云甫,其侄子、侄孙参读;共选范例题目八十二篇,其中《大学》入选五篇;《论语》,分上论、下论两论入选五十八篇;《孟子》,分上孟、下孟两孟入选二十九篇。小题巧作·获隽抡元----清代科举利器《五经楼重订小题拆字》赏读

         该书序言以五经楼小题拆字辩要开篇。以问答形式回应编印此书的目的、意义、方法、技法等等内容。该书以小题拆字命名,首先回答文章何以有大小题之分?余曰:理同而法异。何谓理同?曰:前有来路,中有正面,后有去路。此理之必,不可易者。大小题一也。何谓法异?曰:大题宽绰,最忌零碎,必扼题之要,制题之命,以重驭轻简,而能括得浑成之体。小题窄狹,最忌囫囵,必字字咬破,层层挑剔,如花开蕊放;如水流云起,方得灵醒之妙。故,自古迄今,善制小品,令人一见了然,神清气爽。小题巧作·获隽抡元----清代科举利器《五经楼重订小题拆字》赏读

         小题莫过于拆字一法,或曰;拆字法有辩乎?曰;有辩。有逆入倒捲;有顺叙挨讲;有顺逆相间;有先入中间,而后挑动两头;有双提两头,而后夹写中间;有自起讲拆入;有自提来拆入;有起讲下点出全题,以下逐层拆写;有提来浑虚二比,自点题以下逐字拆去,此其篇法大势之不同也。拆字方法对于科举应试作文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命题的虚实,科考题目字原有虚实,“实”字为题之骨骼;“虚”字为题之神吻。故,诠释实字不可陷空传神,不宜呆疏。擒题要意动全神,笔未到而气已吞,以下便可迎刃而解。文章要神理圆透,不拘格之碎整,不逾时而灵巧顿开,郁结通畅,方可日新月异。在试场中,即拔列前茅,早掇芹香,乃拆字一法,为逢时之利器。况,由此而烹练,久揣摩工,且可荐登贤书。小题巧作·获隽抡元----清代科举利器《五经楼重订小题拆字》赏读

         山仲甫选题标准是:迩来坊刻,多以论语文字冠首,取其文之虚活,好读,故也究竟。四子书以大学为首,论孟次之,故,余兹选冠以大学文字,择某机势灵活,与论语文无异者载之,俾学者不倦于读也。该书选入的范例共八十二篇,其中《大学》入选五篇。《大学》篇中选题为“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原文为: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意思是孔子说:“到应该归宿之处,便知道那是自己的归宿地。难道人可以不如禽兽么?”该题原刊出自“清远堂”。采用截上题方法,先入人字,下反顿鸟不如人,次转入不如鸟未醒可以。。。结尾原评批语为:曲折婉转,一气相生,有篇如股,股如句之妙。小题巧作·获隽抡元----清代科举利器《五经楼重订小题拆字》赏读

        选入《论语》篇的题目是“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题目出自于《论语·学而篇》,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其意思为: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是老师自己主动要求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老师参与政事的方式,大概与别人不同吧?”传统文化中常有五常五德的说法,“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五德”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小题巧作·获隽抡元----清代科举利器《五经楼重订小题拆字》赏读

        文章开篇以“人之求而圣自异,因知圣之求而不求也。。。。。。”该题采用截止题方法,先出人之求,次转异乎,末尾点明其诸与字。其原评为“与会淋漓,水到渠成。”山仲甫点评为:“以人之求带上夫子之求,求得不粘不脱之法。”山仲甫之弟云甫的点评为“小讲内以落作领是截上题,绝妙诀子,学者最宜留心。”这或许就是小题拆字应试的最佳技巧,读书人必当流行琢磨,细心品味其中的道理。小题巧作·获隽抡元----清代科举利器《五经楼重订小题拆字》赏读

          科举考试促进了出版行业的发展,书商们不惜重金聘请已考取功名的科场老手,根据其考试经验来选编标准的八股文,介绍专门用于科举考试文体的写作技巧,编印成册,迎合购买此类书籍的读书人。在推销此书过程中,免不了使用一些成功个案或夸大言语,以博眼球,该书亦不例外。其序言末尾亦讲:“吾乡秦君以此法获隽(会试得中、亦泛指科举考试得中);马君以此法抡元(科举考试中选第一名)。有明证矣,此是童子试金针玉律耶,问者唯唯而退。时有坊刻见余有小题引一册,不胫而走,四方求是集灾及梨枣,爰悉次是语,以冠其首云。”小题巧作·获隽抡元----清代科举利器《五经楼重订小题拆字》赏读

           该书由文英堂梓行。有关文献记载,文英堂是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四大书庄(书业德、善成堂、宝兴堂、有益堂)之外的另一个较大书庄,它创始于清乾隆年间,民国中期停业。清代东昌府木刻出版业非常发达,几十家书庄立足于刻书印书,大量版刻科举参考书,发挥运河通航优势,大量批发给各地书商,使东昌府图书畅销国内各地。该书作者山仲甫先生系朝城山氏,“朝城山氏”,自宋朝中叶由河南迁居山东朝城(今山东省莘县董杜庄镇山堂),奉元朝大德三年状元山琮为始祖。朝城山氏系书香门第,科举名家之后,编印此书理据充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