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宋朝刘安世一个“正”字名天下

(2023-05-08 20:46:25)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清末课本

文献南阳

刘世安

站姿有度

分类: 教育史料
             站有站相·坐有坐姿----
    宋朝刘安世一个“正”字名天下
          一个品德高尚,学养教养完粹的人,其坐立都有正确的姿势。民间评价一个有修养之人常常会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从玄学的角度上来讲“ 相由心生”亦有道理。富有富相,贵有贵相,一切皆是相的化身。古人言:贵人之相,立如马,坐如山。久立而挺,久坐而直者,富贵寿高人也。宋朝大臣刘安世,会见宾客时,尽管谈论时间很长,他的身体也不会歪斜,不仅肩背直立,身体不动,手脚也不移动,坐姿非常端正。以正树人,从身正到心正,正己方能正人。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宋朝刘安世一个“正”字名天下

          正人先要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刘安世以一个“正”字实现了人生理想,为后世留下一段佳话。其长时间会见宾客,保持坐姿端正、手脚不移的仪态,正是其高尚人格的魅力所在。该记叙文章在宋史及各类修养文献中均有记载。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宋朝刘安世一个“正”字名天下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小学国文课本中,重温其端庄品正、行稳致远的高尚情操境界。该内容收录于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十二月出版的《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第五十课。课文内容为:“刘安世,见宾客。谈论逾时,体无欹侧,肩背竦直,身不少动,手足亦不移动。”课文非常简练,使用浅显易懂的文言文记述,断句采用空字隔断,以传统自上而下、自右至左方式讲述。课文没有任何评论,让小学生自己感悟学习刘安世的品德修养。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宋朝刘安世一个“正”字名天下

          该宣统二年的小学国文课本共八十课,内容多采用图文并茂形式,非常适合小学生及蒙童少年阅读。 其内容从开学第一课拜孔子,到最后一课放假。 全书内容涉及到礼仪、孝道、常识、典故、识物等等。所选历史人物和典故,相距时间跨度很大。入选人物均为顶天立地的风云人物。文献记载:刘安世(1048-1125年),字器之,号元城、读易老人,魏州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宋朝大臣,太仆刘航之子。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及第,出任洺州司法参军。从学于司马光,凭借司马光、吕公著的举荐,出任秘書省正字,历任右正言、左谏议大夫、枢密都承旨,以直谏闻名,时人称为“殿上虎”。章惇掌权时,外贬英州和梅州安置。宋徽宗即位时,获得大赦,先后治理衡州、鼎州、郓州及镇定府。蔡京拜相后,不至于峡州羁管。宣和七年(1125年),刘安世去世,时年七十八。淳熙八年(1181年),得以平反,赐谥“忠定”。有《尽言集》等传于世。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宋朝刘安世一个“正”字名天下

         身正不怕影子歪,心正自然存天理。刘安世一生以“正 ”践行。曾出任秘書省正字,历任右正言、左谏议大夫、枢密都承旨,以直谏闻名,时人称为“殿上虎”。正直乃高尚品质。刘安世自幼持论已有识见。其父刘航为河南监牧使时,文彦博在枢密院,有所闻见,每每叫来刘安世报告。刘安世从容不迫地说:“王介甫(王安石)请求去相位,外面议论认为您将代替他的职务。”文彦博说:“王安石败坏天下至于此,后继的人怎样有所作为?”刘安世拱手说:“安世虽然是晚辈,私下认为没有这样严重。新政,果真顺应人意而为人谋利吗?如果不是这样,您应除去所害,兴扬所利,这只是一瞬间的事而已。”文彦博默不回答,后来见到刘航,感叹赞许刘安世的坚强正直。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宋朝刘安世一个“正”字名天下

        刘安世仪表魁梧高大,说话声如洪钟。开始被任命为谏官,没有受君命,进屋禀告母亲说:“朝廷不因为安世不贤,让我在言路。倘若居其官职,必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倘或有所触犯忤逆,祸患谴责立即到来。皇帝正以孝治理天下,如果以老母亲辞谢,应可以免任此职。”母亲说:“不行,我听说谏官是天子的诤臣,你父亲一生想做谏官而没有如愿,你幸运居此地位,应献身以报效国家的恩典。即使获罪被流放,不论远近,我当跟从你居住。”刘安世便接受任命。他在职多年,正颜立朝,扶持公道。他当面在朝廷争辩,有时皇帝大怒,就手执书简站立,等候皇帝怒气稍稍消解,再重复前面的正直之辞。在旁的侍从远远观看,退缩恐惧冒汗,称他为“殿上虎”,一时无不敬畏。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宋朝刘安世一个“正”字名天下

          古人教育孩子以端正的坐姿,文雅谈吐作为基本仪表修养。《弟子规》“谨”一章有“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教育幼童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要稳重大方、不慌不忙、不急不缓。站立时要端正、有站相,须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所谓“ 立如松, 行如风, 坐如钟,卧如弓”。问候他人时,不论鞠躬或拱手作揖都要真诚恭敬,不能敷衍了事。一个人的外在行为表现是他修养和素质的具体反映。走路稳重,站立端正,说明他具有沉稳、正直、不慌乱、不毛躁的性格;行礼时恭敬、谦和,说明他从内心深处尊重对方,使受礼者感到被尊敬,产生好感,很容易形成融洽和谐的气氛,所以不能轻视这些行为。《了凡四训》里面讲:“大都吉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意在告诉人们一个人的吉凶祸福,通过这些身体的礼节、行为就可以预测他的将来如何。如果一个人的行为非常恭敬、厚道,那么他必定有福报;如果是轻薄、傲慢、懒散,那么这种人必定会招惹祸患的。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宋朝刘安世一个“正”字名天下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亦有科学道理。《相理衡真》中说过:“行则属阳,坐则属阴,阳主动而阴主静,理之常也。”动为阳,静为阴, 动静有常,《易经》里说“艮其止,止其所也”,人在安静的时候,也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古人认为,好的站相应该是腰挺腿直,而不是肩歪头斜,对着人站立更不要左右乱晃。如果站立了很长时间,但是依旧可以保持身子不动摇,转身的时候身子也不弯,那就说明这样的人精力旺盛,从容不迫。所谓“坐如磐石,起似浮云”,古人端坐讲究的是平稳,像一张弓一样,蓄势待发,起身时稳重、缓慢,切记不要过分笔直僵硬。愿人人都能做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更要识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