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七岁是寿喜---清代祝寿题材木雕花板赏析

(2023-05-05 20:51:44)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南阳文献

木雕花板

楣板寓意

祝寿题材

分类: 教育史料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七岁是寿喜----
             清代祝寿题材木雕花板赏析
        寿高年丰是农耕文明时代民众的追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丰年有余,衣食无忧。年高体健,阖家欢乐。尊老爱老,代代传承。因此,祝寿在历代民间受到民众高度重视和追捧。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松龄长岁月、鹤语寄春秋,蟠桃捧日三千岁、古柏参天四十围等等吉祥祝寿话语多如星斗。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七岁是寿喜---清代祝寿题材木雕花板赏析

         祝寿文化习俗是尊老孝亲的重要表现。而用来表示祝寿的吉祥用语丰富多彩,比如60岁叫花甲寿、满寿、下寿等;70岁叫古稀寿、高寿等;80岁叫大寿、中寿;100岁叫上寿等。传统文化习俗中还有喜寿、伞寿、米寿、白寿、茶寿等。民间常常将这些祝寿题材以雕刻、剪纸、年画等等艺术形式进行广泛的教化。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七岁是寿喜---清代祝寿题材木雕花板赏析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清代木雕顶子床门楣板上所雕刻的有关祝寿花板中,解读古人对尊老敬老,期望家人年高体健、生活幸福等美好愿望。顶子床、又称架子床,其设计雕刻繁复,图案内容喜庆吉祥,精工雕刻制作优良,耗时耗工,因此,民间又俗称千工床。大凡民众为老人祝寿时,总要制作以祝寿吉祥内容的雕花床,通过雕刻孝亲敬老、和睦相助、福禄寿喜、三星拱照等等人物故事,或瑞兽动物、祥云花卉、凤穿牡丹等各种吉祥鸟兽形象,呈现出喜庆祥和长寿等等美好愿望。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七岁是寿喜---清代祝寿题材木雕花板赏析

         皇粮国税博物馆自民间征集区域社会民众实用器物时,征集多幅木雕花板。顶子床木雕花板的楣板是主要品种构件。今以民间传统祝贺老人七十七岁喜寿辰两幅顶子床床楣板为例,解读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七岁是寿喜的美好祝愿。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七岁是寿喜---清代祝寿题材木雕花板赏析

         此两幅楣板整体采用深浅浮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刻画,门楣板中间部分画图突出“喜寿”祝寿主题,两边设计雕刻凤穿牡丹和松鼠葡萄传统吉祥图案。画图刻画人物较多,祝寿场面和谐,气氛融洽。画图正中部分勾画出寿星主家主屋正堂部分,两边有回廊栏杆陪衬,正堂之上的斗拱、瓦当、脊兽等刻画清晰威严。陪房回廊之内皆祝寿民众欲踏入正堂祝寿。画图中间部分是主家正堂,正堂背景以大“囍”和“禧”衬托,以突出此是喜寿,即77岁寿辰。正中放置一桌案,桌案上摆放一盘寿桃,案桌前面以包袱角纹饰装饰,上面雕刻一变形“寿”字。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七岁是寿喜---清代祝寿题材木雕花板赏析

         桌案两边分别端坐着一对寿星夫妇,画图中的寿星或手持龙头拐杖,或手扶桌案,须发飘飘、神采奕奕、清雅矍铄注视着前来祝寿的亲朋好友。其场面和谐幸福、欢歌笑语,所刻画每一个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雕刻技法纯熟,线条流畅、整个画面采用紫红色漆饰,彰显出富丽堂皇,富贵长寿的喜乐画面。整个门楣板层次分明,喜悦气息浓厚。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七岁是寿喜---清代祝寿题材木雕花板赏析

          门楣板最两边设计雕刻凤穿牡丹和松鼠葡萄传统吉祥图案。古代传说中,凤为鸟中之王;牡丹为花中之王,寓意富贵。丹、凤结合,象征着美好、光明和幸福。民间常以凤凰、牡丹为主题的纹样,称之谓“凤穿牡丹”、“凤喜牡丹”及“牡丹引凤”等,视为祥瑞、美好、富贵的象征。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七岁是寿喜---清代祝寿题材木雕花板赏析

   松鼠葡萄纹饰,松树是长寿的标志,葡萄有多子多福之寓意,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象征着“富贵长寿”,松鼠与葡萄的融合寓意多子多福,生生不息。作为祝寿题材皆是精妙比喻。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七岁是寿喜---清代祝寿题材木雕花板赏析

         在中华民族传统祝寿文化中, “喜寿”代表77岁。把“喜寿”作为77岁的雅称,是因为在传统的书法中,“喜”字的草书字形,看上去就非常象竖着写的“七十七”。所以,人们就用“喜寿”来代表岁数77岁。其他诸如,“伞寿”代表80岁。把80大寿称之为“伞寿”,也与“伞”字的字形有关。因为“伞”字的形状就特别像是“八十”,所以称之为伞寿。“米寿”代表88岁,把“米”字拆开,上边和下边正是两个“八”,而中间是个“十”,合起来正好是“八十八”。 “白寿”代表99岁。把“白寿”作为99岁的雅称,是把“百”字上面的“一”去掉,是个“白”字,而“百”减去“一”,就是99岁了,故而把99岁称之为“白寿”。 “茶”寿代表108岁。这个雅称的拆字比较复杂, “茶”字的“艹”字头,是两个“十”,即“二十”,中间的“人”字分开就是“八”,底下的“木”字即“十”和“八”。中部和底部连在一起是“八十八”,再加上“艹”字头的“二十”,合计总共就是108岁。 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七岁是寿喜---清代祝寿题材木雕花板赏析

 
         传统的祝寿寿称呼中,常见的有“花甲”(六十岁)“古稀”(七十),“耄耋(读“冒迭”音)”(八九十岁),“期颐”(一百岁)等,“茶寿”(一百零八岁)。如果岁数再大,又怎样称呼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再大的岁数也能使用雅称表示,比如一百一十岁,就是皇寿。“皇”字上面白字,是一百少一,也就是九十九,下面一个一,一个十,再一个一,加起来刚好是一百一十岁。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七岁是寿喜---清代祝寿题材木雕花板赏析

          现实生活中,人生七十古来稀,百岁老人更稀奇。不论岁数有多大,总能使用一个雅辞来表达。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乾隆已经74岁,也算是高寿了。恰好在正月初六日,乾隆喜得五世元孙,乾隆喜笑颜开,为了庆贺盛世和双喜,在乾清宫如期举行自己在任的首次千叟宴。这次千叟宴可以说是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全国各地七十岁以上老人不胜枚数,筵席达到了800桌以上。有位老人一百四十一岁前来贺寿,乾隆帝兴致大发,出了个上联: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六十年一花甲,重逢就是两个花甲,一百二十年,再加三七岁月,即二十一岁,正好一百四十一。大才子纪晓岚对下联: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双庆就是一百四十岁,内多一度春秋,即一年。两者相加刚好一百四十一岁。妙对之中,妙趣横生,文化韵味无穷。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七岁是寿喜---清代祝寿题材木雕花板赏析

        我国传统文化中,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的聪明智慧,仅仅在祝寿文化习俗中,就酣畅淋漓表达出来。这些美好祝愿雕刻在顶子床上, 表达百姓对健康长寿的关注,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 因此,喜寿的寓意就是平安喜乐,健康长寿,阖家欢乐,万事吉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