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五年发生的粮食亏空案
粮为国之基,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粮从地出,土地是稀有资源。历朝历代政府为增加钱粮收入,鼓励民间开垦荒地。荒地经过反复耕种方可成为熟田,熟田就要升科纳粮,古代称之为田赋,解放以后叫公粮。国家有收入,民众有收获,两全其美。
但是,垦荒之田经过耕作收获粮食作物的产量不固定。土地面积虽然增加,粮食产量不一定增加。于是就造成征粮纳税的田赋额出现亏空,对于亏空粮数如何办理方可以避免事端发生,光绪五年发生的个案为我们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一份光绪五年大理府云南县的粮单,这份粮单详细记载了云南县整个开垦荒地出现粮数亏空及委任官员处理此事的具体措施,为研究清末荒地开垦、征粮纳税、亏空补盈等有重要参考价值。
该粮单原文是:“钦加同知衔委办云南县清查开垦善后委员补用县正堂张;钦加同知衔特授大理府云南县正堂加三级纪录六次周;为发给粮单以便完纳事案。奉督办迆西善后开垦事务补用道刘,札开转奉督抚宪,札饬次第开办善后事宜等因。本委员、本县前经札委名绅设局分往各川甸清查田亩粮数,按照麟册核算原额粮数总共不敷肆百柒拾余石。当即禀请督办善后局宪刘,批札饬令不敷粮数应案有着原粮公摊无着粮石,以符原额五千壹百八十石零柒斗六升之数。注明麟册应给粮单照纳,以免赔累飞洒之弊端。合行给单,为此单给赤河尾村粮户何常宝。光绪五年十二月初一日给。知县批拖脚“行”,关防、官印、私印齐全,重点字句及数字皆朱笔点划。”
粮数亏空,历来是大案,朝廷一定委任官员前往查办以作好善后工作。此案委任三个官员查办,一位是“钦加同知衔委办云南县清查开垦善后委员补用县正堂张”;另一位是“钦加同知衔特授大理府云南县正堂加三级纪录六次周”;第三位是“奉督办迆西善后开垦事务补用道刘”。亏空粮数使用“无着粮”代替,似乎有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或许也是一种责任开脱。
经过三位官员督查共清算出亏空粮数“肆百柒拾余石”,与原额五千壹百八十石零柒斗六升之数亏空率达到9%。即便除去粮食抛洒及“鼠雀耗”,这个数字仍然很大。按照当时粮食单位换算,一石相当于360斤换算,肆百柒拾余石合169200斤粮食。这么大的亏空官员如何办理?此粮单告知,经过督办善后局宪刘官员的批准实行“公摊”,这也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公摊是由原粮户按亏空粮数计算平均缴纳补齐。禾川西约粮户何常宝有熟田伍坵柒亩三厘,原纳税粮一升五合,应摊无着粮壹合壹勺叁抄。同时要求,
递年开征之期照单开载粮数赴县完纳。不得瘾缩抗违,如违干究不贷,切切须知。
这起粮数亏空案得到了圆满解决,同时也留下许多可以思考的空间。比如,田亩清查时对于荒田升科情况、鱼鳞册实际记载情况等等没有深入细致勘查,照本宣科,以致出现弊端,造成严重后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