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举梦想:从“一路连科”到“喜中三元”

(2022-05-09 21:15:29)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科举

一路连科

喜中三元

分类: 教育史料
科举梦想:从“一路连科”到“喜中三元”
       “一路连科”是对科举时代应试考生的祝颂语,祝愿学子在乡试、会试、殿试中一路过关斩将金榜题名。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丈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连科及第,世间万喜,捷报频传,喜报三元!作为古代学子们追求科举功名的这种朴素愿望,民间常常以木雕、瓷器纹饰、绘画、剪纸等等各类艺术作品,以谐音形式具象展现,祈愿梦想成真。科举梦想:从“一路连科”到“喜中三元”

       皇粮国税博物馆在征集地方区域社会生活实用器物时,征得一批明清木雕花板,其中就有明清及民国时期多幅木雕“一鹭莲科、喜报三元”图案花板构件。“一鹭莲科、喜报三元”皆是一种传统吉祥装饰纹样。“一鹭莲科”装饰图案,一般画一只鹭鸶和莲花,取“鹭”与“路”、“莲”与“连”,“荷”与“科”谐音,故名。也有以一只鹭鸶、荷花和芦苇组成,寓意应试求连捷,仕途顺遂,祝愿连连取得应试好成绩,寓意科举考试都能考中,事事遂意,一路顺风。“喜报三元”装饰图案,一般以喜鹊和三只桂圆构图,通过取喜鹊之“喜”字和三只桂圆之“元”字来寓意。民间也有以三个荔枝、核桃等圆形果品寓意“三元”和喜鹊并用,寓意“喜报三元”。又因桂圆谐音“富贵圆满、高贵团圆”之美好寓意,因此,民间多以喜鹊和三只桂圆构图。皇粮国税博物馆征集的该幅“喜报三元”就是以两只喜鹊和三颗桂圆巧妙结合,寓意“喜相逢、喜中三元”。科举梦想:从“一路连科”到“喜中三元”

      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多幅“一鹭莲科”木雕花板构件,其中,明清时期的木雕花板构件采用传统高浮雕雕刻方法,图案以莲花、鹭鸟为主题,整个木雕花板采用长方形构图,花板中间为长方形框边凸起外廓。明代木雕花板以竖体为主长方形构图,雕刻古朴粗放,以高浮雕雕刻,彰显图案中的花鸟更具有立体动感。清代花板四角内凹犹如“亚”字形开光,整个布局构成的图案规整庄严,简洁肃穆,高古质朴。民国时期的花板构件,以水彩画创作,构图活泼灵动,色彩丰富艳丽,视觉冲击力极强,是一幅比较少有的家具木板彩绘作品。科举梦想:从“一路连科”到“喜中三元”

       该幅清代“喜报三元”吉祥图案木雕花板,整体仍然以长方形构图,花板中间为长方形框边凸起外廓,花板四角内凹犹如“亚”字形开光,整个布局构成的图案规整庄严,简洁质朴。“亚”字形开光图案中间以深浮雕设计刻画两只振翅欲飞、翘首欢鸣的喜鹊,两只喜鹊对面立在两块紫红色石头之上,寓意“喜相逢”和“鸿运踏实”。喜鹊是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的鸟类,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象征着喜事临头。喜鹊的叫声也象征着美好的寓意,喜鹊的叫声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意为“喜事到家,喜事到家”,所以喜鹊在民间是吉祥的象征。科举梦想:从“一路连科”到“喜中三元”

       此幅“喜中三元”木雕花板构件中,喜鹊站立的两块石头之间刻画一枝桂圆,枝头结硕果三颗,三颗相连称三元。桂圆的外形圆圆的,所以它寓意着团团圆圆,也寓意着早生贵子。桂圆的新鲜果子就是龙眼,古代人把龙眼的圆溜溜的球状果实比喻成各种各样地眼睛,大个儿的龙眼叫龙眼,中等大的叫虎眼,最小的叫鬼眼,但现代人都统一叫做龙眼。龙眼被誉为点睛之作,喜中三元乃人中之龙,高瞻远瞩,文华溢彩,是皇上的耳目,辅佐帝王雄振朝纲。该块花板雕工精致细腻,技法娴熟精湛,手法飘逸流畅,画面简洁灵动,枝叶生机茂盛,桂圆圆润如珠,喜鹊生动传神。图中喜鹊、三颗桂圆及外框轮廓施以金漆漆饰,彰显荣华富贵、金碧辉煌、吉利祥瑞之寓意。科举梦想:从“一路连科”到“喜中三元”

      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的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起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废除于清朝末年。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上层,因此科举入仕成为读书人的梦想。据文献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科举梦想:从“一路连科”到“喜中三元”

      明清科举分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其中往往又分层次。科举时代,应考者一般被称为“赶考者”,学子们必须要跨过四大步,极少数才能顺利到达顶峰考取"一甲第一名"。学子首先要经过县州级考试,这级考试叫"童试",考中者称为秀才,秀才是一种身份,有秀才身份才可以再经省级考试,该级考试也叫"乡试",考中者称举人,举人有当官的资格。再经过国家级考试,该级考试叫"会试",考中者称贡士;贡士再经皇上亲自监考,这级考试叫"殿试",考中者为进士,前三名为三鼎甲,考中第一名者称"丈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第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进士称"进士出身",三甲进士称"同进士出身"。科举梦想:从“一路连科”到“喜中三元”

       科举考试中要做到“一路连科”、“连中三元”确实相当难。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有名可查者共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丈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正是因为连中三元的科举之路难如登天,所以天下学子们才独守西窗,青灯黄卷,头悬梁、锥刺股,铁砚磨穿,为博取功名奋力拼搏,心中充满“一路连科、喜中三元”美好祈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