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人如何种小麦?

(2021-10-04 17:14:35)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前人种麦

课文文献

麦面用途

分类: 教育史料
       前人如何种小麦?
        小麦是一种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是人类的主食之一。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维生素A等,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或生物质燃料等。我国以冬小麦为主,华北地区是冬小麦的主要产区。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前人如何种小麦?

        我国小麦的栽培历史已有万年以上。在长期的小麦收种实践过程中,先民们不断总结出许多种植、管理收获小麦的经验方法和措施,对于小麦的增产增收等起到了重要指导价值。那么,前人到底是如何进行小麦种植呢?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有关文献,解读那些种植小麦的经验措施,或许对当下正在种植小麦之季起到促进指导意义。前人如何种小麦?

         种植小麦的最好时期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这个时段较长,先民们总结出的谚语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之际是种植小麦的最好时期。但中原地区一般还稍晚一点,农谚说:“寒露到霜降,种麦不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不放松:立冬到小雪,种麦嫌晚些。”在农村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小雪不分股,大雪不出土。”当小雪节气过后播种小麦,小麦无法正常分蘖,“不倒股”就是不分蘖的意思,而到大雪节气再播种小麦,小麦无法发芽出苗,“不出土”就是无法顶破土壤的意思,小雪或大雪过后播种的小麦,即使能出苗,也是以弱苗较多,不利于后续的生长,影响最终的产量,基本绝收。由此可知,小麦的种植时间非常重要。前人如何种小麦?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高小国文课文第四课,关于种麦的方法措施讲述的清清楚楚。该课文以俗语、谚语语言编成歌谣形式进行教育,课文采用图文并茂形成,言语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熟练掌握。其内容为:“种麦深,种麦浅,麦子该种哪一点?种南岗,怕天旱;种北洼,怕水淹。一种种在沟道边,沟道地是好地,一分沙子,六分土。余下都是驴粪,马粪,羊圈土。麦子种在好地里,麦穗子长又粗。”前人如何种小麦?

       由此课文内容可知:种植小麦,首先要准备好优质的麦种。其次就是要腾茬整地,做好备播前的田地整理。田地的高低,土质的优劣,旱涝浇排等等都很重要。课文之中所说的最好种麦地是沟道边,墒情较好,能排能灌。那时种植小麦使用的工具叫做“耧”,种麦的把式也叫摇耧手,摇耧人掌握耧脚入土深浅和摇耧频率,才能把握好小麦播种深浅和稠密。农谚“稀豆稠麦,收成不坏;稀麦稠豆,没啥收头”是对小麦播种密度的要求;从这句谚语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小麦种植需要适度密播。农谚“二指浅,四指深,种麦三指正得劲”是对麦子播种深度的要求。这句农谚也明确指出,小麦播种的适宜深度约为三指深,三指深也就相当于3厘米至4厘米的现代刻度;课文还称“一种种在沟道边,沟道地是好地,一分沙子,六分土。”好地更要讲究小麦种植密度和深度。前人如何种小麦?

        在播种越冬小麦之前,需要根据土质情况,土壤肥力,土壤墒情酌情确定小麦的适播准备。比如农谚“肥少田旱,趁早保险。肥足能灌,酌情播晚。”  课文中有“余下都是驴粪,马粪,羊圈土。”这是对麦地肥力的要求。农谚“底粪麦子苗粪谷。”意思是以粪肥为主的农家肥适宜作为种植小麦的基肥;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小麦也一样,也喜欢粪肥;老话“底墒一层粪,麦子长得顺”就是对麦子底墒使用粪肥麦子长势好的描述;因为越冬小麦是一种生长习性比较特殊的农作物,它需要在越冬前长出足够的根系和健壮的分蕖用来抵御严寒,而麦子能够在越冬期之前长出充足的根群和强健的分蕖,需要充足适宜的养分作为支撑。前人如何种小麦?

        粪肥恰好能为小麦根系提供丰富的氮能和充足磷钾物质以及全面的微量元素,能为小麦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雄厚肥能;粪肥保水保湿保肥保暖的功能,还可保障地温不会失温过速,可保障小麦在冰雪严寒条件下不被冻伤;所以,以粪肥为主的农家肥非常适宜作为种植小麦的基肥。古时在没有化肥等肥料,农民种植小麦,主要以农家肥作为基肥。因此,民间还有“粪肥种麦,收成不坏;粪多多收,粪少少收”的说法。课文中就是要求把驴粪、马粪、羊圈土等等农家肥施足,方可喜获丰收。前人如何种小麦?

         秋分已过,寒露即临,正是播种越冬小麦的适宜时节。虽然现在种麦大多采用现代化机械装备播种,但从前人留下的有关种麦农谚文献对冬小麦的适播期,播种土壤水肥要求,播种深浅,播种稠密要求都作出具体而明确的描述,从中可以获取传统种麦经验,对于种植越冬小麦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