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业是最贵重职业----从“农民节”到“农民丰收节”谈起

(2021-09-17 19:17:52)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农民节

农民丰收节

乡村振兴

分类: 教育史料
        农业是最贵重职业----
从“农民节”到“农民丰收节”谈起
        民以食为天、农为食之源,农业是人类社会之根本产业,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石,是最贵重职业。农耕文明社会,农事活动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维持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依然是农业。民众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金秋八月,硕果累累、瓜菜飘香,五谷丰登、牛羊肥壮,农民迎来一派丰收喜悦景象,共庆第四个“农民丰收节”的到来。农业是最贵重职业----从“农民节”到“农民丰收节”谈起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经过国家专门审议批准,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定为此节日,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更是一件蕴涵人民情怀的好事。  其实,在我国历史上这并非是第一次设立农民的节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曾有“农民节”的设立。 不过,那时的农民节设立在“立春”节气前后。农业是最贵重职业----从“农民节”到“农民丰收节”谈起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历史上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士农工商”的阶层排序说明了农民在中国传统社会地位之价值。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清末民初的小学国语课本第三十五课课文题目是“农”。讲述农业、农民的重要意义。该课文内容为:“农夫居乡下,以耕为业,若麦、若稻、 若豆棉、若蔬菜。耕耘收获,各有定时。故恒中岁勤动,不得休息。然人事尽矣,而螟蝗水旱风雹,一旦猝至,则收获之物,常致不稔。且牲畜肥料,一切农具,俱不能缺。农之劳费如此,彼安坐而食者,不可不念起功也。”课文配有各种农具插图,详细介绍其功能,以期使初级小学生能从小认识掌握。农业是最贵重职业----从“农民节”到“农民丰收节”谈起

         上世纪三十年代小学初级常识课本第十一课“农具”,以图文并茂形式介绍农具的特点及功能。如,耕地用犁,平地用耙。锄头去杂草,镰刀割庄稼。割了庄稼就打,常要用扫帚和木杈。农业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当时的各种教科书中皆有论述。农业是最贵重职业----从“农民节”到“农民丰收节”谈起

如上世纪三十年代高小常识课本第一课就是“农业”。课文内容为:“农业者,利用土地而栽培有用之植物,或饲养有用之动物。所以,增殖天然之利源,供给人类之用品。职业中最贵重者也。何以言之?一日,农以辟地力物殖产,故国家财赋之源,率取给於斯;二曰,一切原料皆有农业产出之,故为一切职业之根本。。。。。。”农业是最贵重职业----从“农民节”到“农民丰收节”谈起

         该篇课文将农业提及是一切职业之根本,农业是最贵重职业。而且在高小课本第一课编写,足以说明农业的重要性和当时人们对农业的格外关注。然而,到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由于天灾及战乱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已经显得非常不景气,农村萧条,农民几乎到达破家的程度。于是,来自民间的乡村建设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其中以晏阳初的定县平民教育运动和梁漱溟的“乡村自治”实验最具代表性。在乡村建设运动轰轰烈烈开展之际,设立农民节的呼声开始出现。农业是最贵重职业----从“农民节”到“农民丰收节”谈起

          1933年,拟定“农民节”的日期为每年的5月7日,但考虑到我国南北各省天气地土都不一样,农业产品和农事时期也各不相同,有些地方一年下种收割两三次,有些地方却只有一次,所以不能规定一个全国合用的节期,只好由各地乡村自己规定。 1934年,中华农学会建议每年11月11日为农民节,而此时,实业部通令全国,要求“于春耕期内,举行春耕运动”。1939年1月,四川省正式规定当年的立春日为农民节,通令各县府于是日作普通宣传,举办农作物展览会。农业是最贵重职业----从“农民节”到“农民丰收节”谈起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立古人重视立春,在古时有迎春之仪。古代以“鞭春牛”“鞭土牛”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由于我国的立春节气往往在农历每年的二月三、四、五日三天之间,如当年一些地区二月四日是立春节气作为农民节日庆贺。1941年3月举行的首次全国农林行政会议上,与会代表就农民节设立问题进行了反复商讨,最终决定以2月5日为农民节。农业是最贵重职业----从“农民节”到“农民丰收节”谈起

         廿四节气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古代的“四立”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春耕、春种一派大忙,庆祝农民节似乎不应时节,而秋收的喜悦正是庆祝的最佳时刻。高小国语课文第三十八课课文内容是“打场”,就将丰收的喜悦描绘的酣畅淋漓。其内容为:“八月里来秋收忙,五谷杂粮上了场。男女老少齐动手,打了谷子打高粱。黄豆黑豆才打净,小豆荞麦又上场。扇车扇来口袋装,各种粮食倒满仓。努力劳动收成好,今年又比往年强。”秋分之时设立农民丰收节是最恰当不过了。
农业是最贵重职业----从“农民节”到“农民丰收节”谈起

           秋分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恰好是从立秋到霜降这90天的一半。秋分时节,风和日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一派瓜果遍地谷满仓的丰收景象。从传统意义上讲,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更是春耕夏种的起点,正如我国华北地区的一句农谚所言:“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因而,国家将每年的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同时更加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发展观。农业是最贵重职业----从“农民节”到“农民丰收节”谈起

            而今,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助于宣传展示农民文化的悠久厚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