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节传统习俗有哪些---从文献中寻觅前人赏月·祭月·吃月饼等往事

(2021-09-16 17:38:33)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中秋节习俗

祭月赏月

团圆月饼

分类: 教育史料
               中秋节传统习俗有哪些----
 从文献中寻觅前人赏月·祭月·吃月饼等往事
          “八月十五月更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等。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五谷丰登、生活幸福甜蜜,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传统习俗有哪些---从文献中寻觅前人赏月·祭月·吃月饼等往事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天象崇拜,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那么,传统中秋节习俗有哪些?前人又是如何庆祝中秋佳节呢?现通过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的有关文献,品读古人赏月、祭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风习俗。
中秋节传统习俗有哪些---从文献中寻觅前人赏月·祭月·吃月饼等往事

         何谓中秋?清末初级小学国语课文第六课课文“中秋”,回答了这个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浓浓民情的节历。该课文以父子对话形式,采用文白相间的语言方式,普及了我国传统中秋节的基本历法构成。该篇课文沿用传统竖式自右至左阅读制式印制,文章没有使用标点符号,而是由先生朱笔点划句断。其实,该文章印制时,已经把语句分印制成小节。虽为文白相间语句,但浅显易懂,小学生易于掌握。
中秋节传统习俗有哪些---从文献中寻觅前人赏月·祭月·吃月饼等往事

        该篇课文原文内容为:中秋放假,儿问父曰:“何谓中秋”。父曰:“秋季共三月,七月为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八月十五日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课文内容不但讲明了中秋的来历,而且又普及“孟、仲、季”与一年四季的表达知识。传统阴历历法在表示月份时,孟表示每一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传统习俗有哪些---从文献中寻觅前人赏月·祭月·吃月饼等往事

       该课文中的作者所在学校为庆贺传统的中秋节而放假。由此可知前人对此节日的重视。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中秋节月亮圆满,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中秋之夜,秋高气爽,明月当空,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共话乡情,喜乐融融。清末初级小学课文第四课,课文以图文并茂形式将一家人幸福快乐的赏月场面刻画的淋漓尽致。
中秋节传统习俗有哪些---从文献中寻觅前人赏月·祭月·吃月饼等往事
                                                                 月饼标签
        课文内容为: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夜月甚圆,光明如昼。阖家坐庭前,同望秋月。课文内容非常精炼,言简意赅。课文以左上、右下结构对角分为两块。右上部分为文字介绍,左下部分为插图。文图精美,珠联璧合。图画中,一家人在中秋之夜静坐庭前,同望甚圆如昼秋月,细听坐在前面,面对观者侃侃而谈的女长者言及“奔月捣药、吴刚伐桂”等等美丽传说。中秋节传统习俗有哪些---从文献中寻觅前人赏月·祭月·吃月饼等往事
                                                                    奔月木雕花板
图中一小女孩观月而手足蹈舞之势欢快愉悦。细观图画中皆女,何也? 古有“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习俗。中秋节之夜男子不拜月,年节前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时,女子不祭拜灶神,主要是男女回避之嫌疑。中秋节传统习俗有哪些---从文献中寻觅前人赏月·祭月·吃月饼等往事
                                                             传统月饼模子
         中秋节时,秋高气爽,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等祝福团圆一系列活动。《西湖游览志余》记载:“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清末民初的初级小学国语课文之中就有此详细内容。该篇课文内容及其短小精悍。一句话叙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重要习俗,即“中秋夜里,大家赏月吃月饼。”课文配有插图,刻画出一个家庭五口人在中秋节夜里赏月欢快,吃月饼快乐幸福的美好瞬间。图画中的桌子上除了月饼之外,还有苹果、葡萄等等时令水果。中秋节传统习俗有哪些---从文献中寻觅前人赏月·祭月·吃月饼等往事

        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由来已久。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中秋节民俗还有赏桂花、饮桂花酒等等习俗。定兴的《五言杂字》中就有此记载“。。。十五近秋分,大宴天下人, 同度中秋节,共赏月一轮。月饼桂花馅,白糖核桃仁,苹果与沙果,清馨阵阵闻 。柘榴合西瓜‎,葡萄梨儿陈‎。烧香上了供‎,纸禡化灰尘‎。刚把月祭完‎,天气忽然阴‎。。。”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有些地方又称“果子节”。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合家欢庆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中秋节传统习俗有哪些---从文献中寻觅前人赏月·祭月·吃月饼等往事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也是感恩的节日,更是庆丰收的节日。民众通过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美好祝愿,寄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受到当地的华人华侨非常重视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举国欢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