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大象北移,是否还要回河南老家---河南简称豫·曾是象故乡

(2021-06-10 19:23:16)
标签:

皇粮国税博物馆

文献南阳

大象北移

河南简称豫

老家豫象

分类: 教育史料
云南大象北移,是否还要回河南老家----
         河南简称豫·曾是象故乡
         众目关注的云南象群一路向北迁移一个多月了,它们将何去何从?争议颇多。有学者戏称大象群想回河南老家看看。 大象和河南有关系吗?河南是其老家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境内曾有许多象群生活。大禹治水时将天下分为九州,中原地区称为豫州,河南属豫州。“豫”是一个“予”和一个“象”组成,即一人牵一象就是“豫”。因此,河南简称豫,曾是象故乡。云南大象北移,是否还要回河南老家---河南简称豫·曾是象故乡

         河南境内的大象后因为环境因素和其他人为等原因导致其南迁。从此,河南只能在简称“豫”字中怀念人类的好朋友大象啦!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部分清代有关文献及大象的木雕花板中解读豫省民众对大象的深情厚谊。云南大象北移,是否还要回河南老家---河南简称豫·曾是象故乡

         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清末教科书中就有关于大象的课文。关于大象,课文是这样介绍的: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躯部肥壮,四肢粗健,头大、颈短、眼小、牙长,两耳下垂,好像两把大扇,鼻子很长,能拔木,能饮水,又能拾地上的细针,养象的人常教他做种种工作。云南大象北移,是否还要回河南老家---河南简称豫·曾是象故乡

        该篇课文言简意赅向民众介绍了大象。大象主要外部特征为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和扇大的耳朵,具缠卷的功能,是象自卫和取食的有力工具。象头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圆柱以支持巨大身体,膝关节不能自由屈伸,鼻长几乎与体长相等,呈圆筒状,伸屈自如;象鼻全部是由肌肉组成的,鼻孔开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状突起,能捡拾物品,象鼻非常灵活自如,可以捡拾重达一吨左右的物体,也可以捡拾细针那样小的食物。云南大象北移,是否还要回河南老家---河南简称豫·曾是象故乡

         据史料记载,大象很早就成了人类的好朋友,并能为人类提供帮助。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有上百只大象的大群。大象非常聪明,能开辟场地,还能把死去的同伴安埋在落叶枯枝之中。大象寿命很长,一般能活到七十岁左右。因此,历朝历代将大象作为祥瑞之兽。云南大象北移,是否还要回河南老家---河南简称豫·曾是象故乡

         皇粮国税博物馆在征集地方区域社会生活器物时,征得一对“喜象人间”及“喜事连连”木雕花板。该对木雕花板系清代早期顶子床床门两侧构件。其采用采用正方形外框凸起回纹饰构图,以传统浮雕、圆雕、镂空雕刻等技法,图案以“大象、喜鹊、狮子松树、桂圆、寿石”等为主题。设计构思按传统国画写实意法精巧雕刻,构图饱满,色泽艳丽,且底衬大胆使用蓝色作为背景,意趣无穷。整副花板以长方形木板中间为正方形镂空雕刻,整个大布局犹如一个长方形“回”字套“回”形状,构成了回纹独特的规整沉稳,简洁素雅之艺术特征。其外部凸起轮廓增加了整个画面的层次空间和立体感。其外框“回”纹画面四角以圆转角刻画,增强其灵动秀美之感。云南大象北移,是否还要回河南老家---河南简称豫·曾是象故乡

        两副木雕花板以“大象、喜鹊、狮子松树、桂圆、寿石”等为主题设计,其刻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其中,以大象和喜鹊为主题的“喜象人间”木雕花板,图案中间刻画一头憨态可掬、友好、温顺、亲和力极强身驮宝瓶的大象。其右边刻画一棵常青树,寓意长青不老,四季常青,充满生机;左边设计为不老松及长寿石头,寓意寿比不老松,万年长寿。长寿石头乃有踏实稳重,时来运转之美好寓意。大象右上刻画一只灵动飘逸的喜鹊,寓意喜在人间、稀缺瑞祥之景象。这幅人间喜象构图中,大象寓意吉祥或喜象,与宝瓶一起寓意平安吉祥、太平有象、喜庆吉祥之意。其身驮宝瓶中又刻画设计插着一枝三颗桂圆的荔枝树枝,寓意喜中三元、连中三元、喜象科中的科举梦想。云南大象北移,是否还要回河南老家---河南简称豫·曾是象故乡

          民间认为:“象”与“相”字谐音,宰相是对我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政官的通称或俗称。这一官职的职责是辅佐君王、掌管国事,具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威。“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丞相就是宰相。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有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中书舍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等等。家中有大象之景象,乃出宰相之相才,寓意美好。云南大象北移,是否还要回河南老家---河南简称豫·曾是象故乡

        另一幅“喜事连连”木雕花板,同样设计刻画美轮美奂。其图案中间以一棵茂盛荔枝树构图,其左边以一棵稍次于大荔枝树的不老松树构图,以突出主次及景深,使得构图立体感更强,层次更分明。大荔枝树上仍然刻画三个枝端皆解出三颗桂圆,寓意三元同枝,喜中三元等等美好科举之妙。树枝间一只喜鹊飞绕,喜鹊下方刻画一只狮子,喜鹊及狮子如在对话,把喜事连连,喜事相迎、喜事碰头等等美好寓意刻画的酣畅淋漓。该对“喜象人间”及“喜事连连”木雕花板,刻画精美,着色大胆,其底色使用蓝色底衬。大象、喜鹊、狮子应用金黄色彩,以彰显富贵豪华之气,寄托了主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云南大象北移,是否还要回河南老家---河南简称豫·曾是象故乡

          该幅以大象构图的木雕花板,寄托民众追求“太平有象”、“太平吉祥(象) ”等等和谐富足太平之社会生活景象。大象乃有瑞祥之气,河南古称豫州,今简称豫,均与大象生活在河南有关,而且远在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也是大象的活动范围。因此,就有大禹驭象的故事流传。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更加明确地证实了夏末商初大象在河南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有牙制品的发现,商代青铜象尊,又进一步表明大象在审美取向和精神生活方面也有重要传统。云南大象北移,是否还要回河南老家---河南简称豫·曾是象故乡

          河南简称豫,之所以被叫做豫,其历史渊源与大象有关。《吕氏春秋古乐》中有一段:“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以师逐之,至于江南。”的记载,而在殷墟也曾出土过牙器、象骨器等,这都可以证明河南境内有过大象的存在。另外,“豫”字还与“社会和谐”有关,因为豫字还有“天大地大”且“和谐”之意,《尔雅》中记载:“豫,乐也,厌也,安也,舒也。”所以豫州其实也是指“天地四时和顺,百姓安逸舒适”之地。云南大象北移,是否还要回河南老家---河南简称豫·曾是象故乡

        当前,关于大象为什么北迁的争议颇多。最大的可能性之一是因为领头象太过年轻,而指错路了。现有许多资料证明领头大象是一头新的象种,可能是缺乏经验,甚至是无意识造成的。至于大象想回河南老家看看,那只是豫省人民的美好期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